七一社区        注册

张世英:审美启蒙

2016年06月15日14:25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点之一,是强烈的群体意识,但这里也隐含着它的一个缺点,那就是独立的自我被湮没于群体(家庭、家族、君主专制的国家等)之中。几千年来,个性难以伸张,启蒙惟艰。如何推动启蒙?值得我们深思

启蒙的核心意义,在于个性解放,具体一点说,即自我的独立自由,解除一切外在性的束缚。我把人生境界按高低层次分为“欲求”“求知”“道德”“审美”四种,其所以把“审美”列入最高层次,就在于其他三个层次都有不同程度的外在性。外在性意味着外来的约束,唯有审美,完全出自内在,故独立自由。“欲求”的境界出自类似兽欲的低级需求,需要外物的供给方能满足,其外在性不言而喻。“求知”境界是对外物的探求。“科学”(求知)视自然物为认识的对象,“对象”就有外在的意义,其所追求的普遍性原理对人生具有强迫性,人必须服从科学的普遍性原理才能生存。其流弊是“科学至上主义”,导致人文精神丧失,贬损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当今科技繁荣发达,其所导致的网络信息时代、“微文化”时代、“市场经济时代”,诚如我在《科学推动民主》和《怎样改变依赖型自我观》两文中所言,给大众带来了一片独立自由的新天地,对推动启蒙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当今的网络信息文化和“微文化”以及市场经济的现实中,也有其庸俗的一面:效用第一,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不仅有损个人人格,而且更危险的是,人们都像鸵鸟一样埋首于物欲的沙堆之中,则造成“万马齐喑”“庶民不议”,尚何启蒙之可言!

再说“道德境界”。我在许多论著中一再谈到,“道德”的含义必然包含“应该”,即使道德是自愿的应该,也有一定的外在性。且就当今的现实来看,我们在各种媒体中经常看到这样的公告,训诫“子民”:“你们要如何如何”,“你们应该如何如何”。口头上的“应该”和“要”满天飞,腐败和虚伪之闻却不绝于耳。原因何在?道德的训诫是外来的,难以打动人们自我的内心。道德之外在性来自“群体”,所谓“大公无私”乃道德“应该”之本根。为了“大公”(群体),你“应该”如何如何,语言何等堂皇!无可非议。但问题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中,此等堂皇语言往往变成了掩饰假公济私之伪装,假“大公”之名,行群体压制自我(“无私”)之实。我以为未来之启蒙,必须剥去此种伪装。我主张“大公有我”。

我所崇尚和提倡的审美,远不止于感官之美、声色之美,而是以万有不同而相通的“一体”之领悟和玩味为美。此种美既尊重和爱护一己之自我,又以他者为我之骨肉,故又尊重和爱护他者之自我。在此种“一体”的领悟中,我对他者之尊重和爱护,非远出于道德的“应该”之外在感和强制感,而是出于自然而然的内在感情,故此种美具有完全独立自由的内涵。只有视他人为外人,才有对他人应该如何如何之义。试想,一个人对自己手足之痛的自怜之中,能有丝毫“应该”之义吗?我若能视他者为己之手足骨肉,则他者之痛犹己之痛,我对他者之痛的同情感中,显然亦同样不掺杂“应该”之义。“审美境界”与“道德境界”之别,就在这“自然而然”的“内在性”与“应该”的“外在性”之间。前者的人生价值和意义高于后者,由此而判然分明。我们现在的许多媒体,在报道某人见义勇为的事迹时,经常把此种人称为“最美的人”,如“最美的乡村医生”“最美的教师”等等。其所以不以“好人”“有道德的人”相称呼,而称赞为“最美的人”,显然与外貌漂亮毫不相干,而是指他们视他人犹己之骨肉,其行为不夹杂任何一点个人利害的计较,甚至连道德上的应该与不应该都无暇考虑。媒体如此用语,是否意识到用道德意义上的词条尚不足以表达此种人的心灵之高尚,我不敢妄测,但无论如何,此种表达,实际上深得“审美境界”高于“道德境界”的含义。

欧洲传统文化重科学,科学成了欧洲启蒙的推动力。中国传统文化,如梁启超所说,对自然“素不措意”,科学不发达,这是中国启蒙迟迟难以启动的原因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能找到什么样的因素来推动启蒙呢?我以为,可以从“中国是诗的国度”这一文化特点中追寻到一点推动中国启蒙的动力。具体一点说,这就是指中国人的审美境界。中国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学而优则仕”,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儒家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严格的贵贱等级意识,个人的自我被湮没于此种等级森严的君主专制的群体之中,个性被束缚,意志不自由,是中国几千年来套在为官的士人脖子上的绳索。要为官,首先就要自行套上这条绳索。但人性总有伸张个性、要求自由的一面。出路何在?吟诗诵词,乃中国为官之士人皆有的习性。原因在于中国古典诗词的审美内涵都意在追求自我的自由天地。中国美学“意象说”所推崇的意象美,就是在言外之意、词外之情、象外之意中做无穷的玩味与领悟,而此种玩味与领悟正是一片遨游于世俗之外的自由天地。唐代诗人张九龄,官至中书侍郎,其五言古诗《感遇》之一云:“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通过草木之表面形象,可以领悟到作者本人独立不依之“本心”,颇有屈原“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的伸张自我的品德。《感遇》的另一首诗云:“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托物言志,从中可以领悟到作者独立不迁的自由意识。苏轼《临江仙》:“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其悔恨宦海营营之束缚,向往独立自由境界之意,跃然纸上。又《卜算子》:“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东坡为做不苟流俗之幽人,唯如鸿雁飘渺于田野苇丛间,寂寞终身。非胸有万卷书,无半点依傍权势之陋习者,孰能至此?陶渊明《归去来辞》:“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陶公自悔以往心在求禄,反为形体所役(束缚),而不能自主,故赋“归去来辞”,归隐田园,以享“心远”自由之乐。我曾赞陶公独立不依之高远境界曰:“潇洒澹逸,心无一累,非深于老庄之道者不能也。”即使是朱熹这样被称为“官方哲学家”之人,也不是一般所认为的那样,只讲儒家之“天理”而抹杀人欲。他甚至提出过“人欲中自有天理”的命题,把天理与人欲结合起来。他不仅是道学先生,而且是大诗人,有很高的审美境界。他爱游山玩水,著有很多山水诗,甚至有“不作尘中思”的隐士风格。“予生千载后,尚友千载前。每寻高士传,独叹渊明贤。”俨然一位深得老庄之道的渊明传人,哪有一点官方哲学家的气味?是后世统治者为了统治的需要,才片面地宣传他,把他抹黑成“官方哲学家”。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红旗文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