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五风于为政,彰彰以备

刘伟见

2016年05月04日16:26   来源:人民网

天津宝坻是了凡为政实践的主要地方。我们为什么要从五风这五个方面分十论来分析了凡为政?五风也是近些年来中央所提倡的,包括2013年习总书记提出要改文风。习近平担任总书记后讲话的时候,大家可能印象深刻,他到一个博物馆去,第一次没有用稿子来讲话。随后不久,李克强总理开会时说,今天你们不要念稿子,都直接说。后来《人民日报》还约我写了篇文章,叫《改文风与实干》。我认为,一个人的文风与他的实干密切相关,越实干就越有东西。家风也是。所以,自律、家风,还有学风、文风、政风,都是近年来官员要学习与改进的领域。我根据这五风,整理和分析了了凡对这五风的十论。

首先,自律是基础,借此成风可保长久。自律是一个基础,也是一个安全的保障。这些年以来,我们看到整个的行政体系里,局级以上干部处理了多少人?有的人开始感觉到为官不安全。到底什么是最安全的东西?我在贵州孔学堂讲了一课,讲《孟子》与修身,后来他们在报纸上报道的标题就是《刘伟见教授说修身是最大的安全》。我一直倡导这个观点。

怎么能让自己真正的安全,长久地走下去?自律是一个基础,以此成风可保长久,让你真正能够走远,或者我们说可以安全着陆。同时,你还能留下一些正身佳话,能够有些作为,那就更好了。

人是很难管住自己的,所以要自律。梁漱溟先生有一句话:深入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有办法,这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学问,也是西方人所不了解的。拿破仑也讲过,你可以征服整个世界,但你未必能征服自己。所以中国传统的治道体系里非常强调自律体系,提倡克己复礼。克己,就是要克制自己,“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意思就是从皇帝到老百姓都要修身。复礼,最初的意思不是复兴周礼,而是克制自己,让自己回到礼的状态。因为孔子认为,不学礼,无以立。也就是没有礼,寸步难行。

所以中国的文化里不相信什么胜者为王,而相信每天修身。深入研究你会发现,中国的哲学史很有意思,判断人到底是善还是恶,走过了一个长长的认识过程。最早的时候《易经》里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这个“善”并没有伦理的观念,不是对错的问题,这个“善”是指把这个事促成了,是一个自然的因素。后来发展到孔孟,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我们人生下来之后都是善良的,只不过是习俗的变化把我们变坏了。尤其以孟子的性善论为代表。后来荀子发现不对,荀子说,孩子刚生下来本来最爱母亲,可是如果孩子饿了母亲没喂吃的,婴儿会用手去抓母亲,所以人性是很恶的。人性是要防范的。“化性起伪”。人性到底是善还是恶,学术史上一直在探讨。后来有董仲舒、韩愈的观点,到宋朝达到一个高峰,认为人身上既有天地所赋予的善性,又有生下来之后五行阴阳所赋的气质之性。

天赋之性和气质之性。你看一垄地里的西红柿,有的西红柿长得很浑圆,有些就长得歪歪扭扭的。为什么呢,都是西红柿啊?因为他们的阴阳五行、包括所处的地理条件、光照等不一样,这就叫气质之性。天赋之性就是都是西红柿。

到后来王夫之认为,性是日生日成的。不存在天生的圣人,也不存在天生的小人。可能这一时刻你是君子,下一时刻就是小人。所以性是日生日成,随时在变化中。春秋时期的蘧伯玉讲,“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非”。可能大家也有这种体验,现在50岁了,回头看49岁,会觉得那个时候有好多错误,好多事情好像办得不对。所以到王夫之的性的日生日成说,中国哲学已经完成了对人性的一个基本判断。没有天生的好人,也没有天生的坏人。天子也要修身。所以自律就是修身的基础。只有修身才能真正带给我们长远。《了凡四训》里也讲过这个东西。不靠天不靠地,靠的就是此心。

《礼记》上说,“临难勿苟免”。在国家大难面前你不临难,一听说有危险就赶紧往后跑,说“哟,不行不行我干不了这事儿”。或者别人把钱塞在一个信封里给你,你看了高兴就拿起来,不加思索就装进口袋里。这就太危险了。我想说的就是,我们有了经典的训练,我们真正领悟了传统的古人的精髓,有了历史的经验和教训,然后才能真正形成一个自律的体系。你有了自律的体系、自我情绪控制的体系,你就有一个智慧的觉照能够打开。打开了之后你就能够“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保证你的安全,就能够使你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

我们在一个体系里,你都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一句话、一个行为,就在某个领导的头脑中留下了一个很深的印象,他一辈子就用这个印象来看你。如果你长期在他手底下干,你可能永远得不到机会。所以孔子讲过,不学礼无以立。不懂得礼节,不懂得真正的道理、天理、人性之理,你就没有办法站立,没办法保证自己的安全。所以首先讲了凡的自律。

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了凡的《自治书》,教我们在日常为官的过程中,怎么自律?面对各种各样的挑战、诱惑和欲望,如何调理自己?另一篇是关于怎么养自己。我们今天很多的人之所以出现很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先养自己,培本固元,养自身正气。从个人层面上,如果不去思考那些规范、党的纪律章程是给自己一个调理的话,那么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规范其实在养自己。一个没有办法养自己的人,是没有办法自律的。这看上去是一个悖论。养自己是让自己很舒服,律自己是自己规范自己。而实际上怎么去养自己,了凡有套体系。他论述了古往今来,一个人只有养好自己的精气神,才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去做正确的事情,不会被各种歪风邪气带走。这就很奇怪。今年我过年回老家,我有个同学,说她的女儿今年高二,从早上8点就开始读书。到晚上12点还在做题,很疲倦,但成绩一般。后来我就跟她讲了了凡如何养己。

人一辈子成功与否,看上去好像取决于你的级别、财富、身份、地位,其实不然,取决于你的精气神。一个精气神好的人,才能真正走得长远。所以了凡讲过“完精神以备大用”。精神足了才能够真正为国家所用,为自己所用,你才能够做出正确的事情。了凡说,一个人如果过多沉溺于性欲的话,他一定是肾虚。越肾虚的人越沉溺于性欲,沉溺于男女之事导致的亏空会在身体上提醒自己。

所以在整个自律体系中,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怎么治理好自己、控制好自己,另外一篇是如何养好自己,怎么养精气神?这两个方面一结合,自律体系就形成了。

其次,家风是保证,家齐而后国治。很多时候,包括很多腐败分子的案件,会发现家庭是一个很大的因素。比如有的就是官员的爱人背地里收受了几千万的贿赂。在韩非子那里,专门把老婆父亲看成一个人为政的头号敌人,列入八奸之一。法家对从政这个体系,有一整套特别严格的规范体系。他觉得父亲可能会干扰你,让你帮着叔叔的儿子去升个什么官、提个一定级别的干部。你的老婆或者是你身边的人,经常在身边说一些东西,你耳根子一软就听她(他)的了。所以法家列了很多人,包括秘书。法家认为秘书是最要防范的,不能轻信秘书。

在家风里,了凡怎么治家?他自己是个进士。过去中了进士不得了,是鲤鱼跳龙门,是登第,从而改变命运。比如范进中举。后来他儿子也是进士,他的表哥和表哥的儿子都是进士。袁黄曾经编过一本怎么去考试的书,叫《群书备考》,影响了家乡当地的考试。在天津宝坻这个地方,袁黄到任后发现当地居然五年没有人考上举人。他亲自去教士子们读书,当年就有中举的。所以从第二个层次来说,家风是保证。家风里我挑了两篇文章。一篇是立志,一篇是处众。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莹、秦华)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