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章

为什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和思路【5】

2016年02月16日10:4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第五节 消除误解,对理论界几点错误认识的澄清

自中央提出积极推进供给侧改革以来,社会各个方面都在认真研讨中央精神,其中大部分是符合中央意图与经济学相关理论的。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误读与误解。比如有观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种全面的、否定既往的改革,是抛弃需求侧管理完全转向供给侧管理;甚至有人认为搞供给侧改革是要重回计划经济的老路等等。因此,有必要对此进行澄清。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是全面性改革,而是重要或关键性领域改革

结构性改革是一个全球性课题。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结构性改革并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国家的事,发达国家也有明显的“体制结构病”(或称之为重要制度缺陷)。结构性改革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指针对结构问题和体制缺陷而改革相应的体制机制(包括完善相应的监管体制)。这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针对经济发展的重大结构问题而采取相应的制度创新,力求通过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结构问题,这是标准的发展经济学概念;另一种是经济体制特别是财政、金融体制存在重大的制度缺陷,必须通过加强规制、完善监管来弥补原有制度漏洞。第二层含义,改革不是对原有制度的推倒重来,一般的情况是在对原有制度尊重或肯定的基础上,对一些导致严重经济问题或危机的关键性制度缺陷做重大修补,即对现有制度结构进行优化升级,是完善制度的过程。

从这两层含义看,结构性改革不是全面性改革,而是重要或关键性领域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是那些如果不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将会遭遇重大挫折,甚至失败的改革。今天,我国经济既面临重大的结构性矛盾,也面临重大的体制性矛盾,必须进行深刻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表明,当前改革的难点主要在供给面。而这主要是因为对供给的干预这种计划经济体制弊端还未根本消除,特别是在一些重要领域还根深蒂固。如金融上的利率管制问题,一些行业存在的行政垄断问题,特别是服务业长期限制民营资本进入,住房建设中长期实行“容积率控制”,土地供给的政府单一垄断等。这些领域的管制,既严重阻碍了有效供给的增加,进而影响需求的增长(垄断价格将抑制需求增长),同时,会产生巨大的寻租空间,产生严重的腐败问题。也就是说,我国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主要发生在供给侧,许多需求侧的问题也是源于供给体制的不合理、不完善。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把结构性改革聚焦在供给侧,聚焦在一些重大供给体制上。国企改革是供给侧的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也是供给侧的改革,土地制度、金融体制、税收制度(企业税、财产税等)的改革都是供给侧,它们是改革的重点,是需要在“十三五”期间重点攻坚的主要方面。也可以说,新常态下我国的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供给体制的深化改革,目的是从根本上改革残余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发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释放改革红利,推进经济加快转型升级。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沈王一、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