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任理轩:马克思主义唯物论与中国共产党【2】

任理轩

2001年04月03日09:3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民族的风格 中国的特色

中国共产党是高度重视理论指导,并善于理论创新的党。从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经过延安整风,党的七大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经过近二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后,我们党又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内在要求,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内在要求。党的三代领导核心,是以哲学改造世界的革命家,又是改造世界的哲学家,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时代,又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党的八十年,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具体运用于中国实际的历史,又是一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传播、发展和创新的历史。中国共产党赋予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使之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中国特色。

(一)以实事求是为活的灵魂

实事求是,原本是中国古人早已使用过的一个词语,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对其进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改造,赋予其科学而深刻的含义,确立为我们党的思想路线。

中国共产党人强调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目的在于把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同在实践中运用这一思想武器有机地结合起来,解决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路线、方针、政策问题。1922年1月,刚刚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就在《先驱》的发刊词中提出,必须把“努力研究中国的客观实际的情形,而求得一最合宜的实际的解决中国问题的方案”,当做“第一任务”。经过二十年的艰辛探索,总结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我们党进行了延安整风,鲜明地提出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明确地将实事求是确立为自己的思想路线。正是遵循这条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从中国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国情出发,找到了一条独特的符合实际的中国革命道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纠正“文革”错误,领导中国进行第二次革命之初,首先抓住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一根本环节,把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有机地统一起来。正是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条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人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最大的实际出发,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活的灵魂。我国革命取得的一切胜利,靠的是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一切成就,靠的也是实事求是;在新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实事求是。

(二)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科学地解决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毛泽东把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精辟地概括为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把自己的宗旨确定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党的实际工作中形成了一整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这就是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路线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认识路线。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在群众路线中具体表现为:党领导群众的实践,充分发扬民主,听取各方意见;在此基础上,注意科学分析和综合,力争全面而真实,形成集中而系统的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再用这种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去指导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这些理论、路线和方针、政策。如此循环往复,使党的领导工作更正确、更生动、更丰富。

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并作出理论上的概括,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化为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重大贡献。

(三)中国的事情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铸就了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独立自主的思想品格。“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

独立自主的思想,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事物矛盾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的原理。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关于矛盾特殊性问题的论述,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独立自主的思想奠定了理论基础。独立自主既是一种思想原则,更是一种思想方法,是表现在思想方法中的思想品格、精神境界和民族气节。

独立自主,就是党在制定各项方针、政策、战略和策略时,必须从本国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本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充分认识本国发展的特殊规律,不抄本本,不搬模式,不信邪,不怕压,努力走出一条适合本国特点的正确道路。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无论在制定对内还是对外政策时,也无论在确立经济、政治、军事还是科技、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战略时,都自尊自信,独立自主。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大无畏气概。

(四)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只有认识世界,才能改造世界。客观世界只有一个,而主观世界是一个头脑就有一个。要使主观符合客观,形成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力量,必须在改造主观世界上下功夫。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伟大实践中,鲜明地提出“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改造主观世界,就是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个自觉地自我改造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坚持和发扬中华民族修身重德的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毛泽东倡导的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到邓小平倡导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大公无私、服从大局、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再到江泽民同志倡导的“六十四字创业精神”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以及最近提出的“弘扬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表明我们党高度重视党的思想政治建设。这是我们党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一大创造。

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永远不会完结,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也永远不可能完结。“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应该成为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座右铭。

(五)用“三个有利于”标准判断各项工作的是非得失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老祖宗没有说过,前人也没有做过。如何判断和衡量我们的各项工作呢?“三个有利于”给了我们一个科学的标准。邓小平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我们党结合中国的具体实践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一个新发展。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三个有利于”则是对实践标准和生产力标准的深化和发展。“三个有利于”强调我们的一切实践结果,必须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就把实践标准从认识论层面延伸到历史观、价值观层面。在“三个有利于”中,生产力标准居于基础和核心的地位,这是因为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最重要的尺度。如果没有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生产力标准不是唯一的标准。在社会主义社会,离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空谈发展生产力,也就失去了意义。“三个有利于”标准实现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辩证统一,为我们在改革开放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回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