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
规划未尽使命:产能过剩、环境保护、内需不足等问题仍需下一个五年规划期继续解决
如果规划只是墙上挂挂,而不去落实,再精心编制的规划也不能产生良好的作用。因此规划重在落实。回顾过去“十二五”规划期间,有一些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突出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这是需要下一个五年规划期去认真解决的。
产能过剩问题。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特征导致中国经济处于周期性摆动过程。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前,中国经济已经出现了产能过剩问题,但是为了应对危机拉动经济增长,产能过剩问题被急速创造出来的人为需求所掩盖。等到危机过去之后,产能过剩问题重新露出水面。产能过剩问题存在有一定的必然性,因为市场经济就是一种过剩经济。目前中国的产能过剩问题也不仅限于传统产业,已经扩大到了高端新兴产业如光伏产业。“十二五”期间,产能过剩问题有所缓解,如水泥、钢铁等建材领域和房地产,产能盲目扩张得到一定遏制,但是问题依然存在。因此继续压缩过剩产能、调结构,将是下一个规划周期的任务。从根本上看,产能过剩得到彻底解决需要新的经济增长高潮契机。
环境问题。“十二五”规划期间提升了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各项涉及环境保护的规划指标比上一个规划周期更加详细和严厉,统统列入约束性指标。但是环境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是中国经济长期粗放和高碳增长方式引起的,在一个短短的五年规划期间彻底得到解决不现实。“十二五”前三年环境规划目标一直完成不理想,到2014年底,各项环境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开始赶上五年规划要求,但是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即使五年规划目标大致完成,但是总体上说环境问题依然严峻。要彻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实现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型。这不仅需要规划,还需要技术突破和体制创新。下一个五年规划,应当进一步加大对环境方面的投入,不仅提出总体性目标,而且要更加注重规划指标的可操作性和强制性,一步步地扎实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
内需不足问题。内需不足始于“十二五”规划开启之年,也持续于“十二五”规划结束之年,这说明内需拉动始终是规划的目标任务之一。如同其他问题一样,内需不足问题的形成由来已久,也部分地与市场经济的内在缺陷相关。因为市场经济中,人们的有效需求来自于收入,而收入的增长又取决于经济增长和收入合理分配两方面因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较为滞后,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到“十二五”初期,反映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国际公认的0.45警戒线。在“十二五”后期,通过出台一系列针对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缩小,但是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这样对内需不足问题的解决始终有阻碍作用。从根本上说,只有解决了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才能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这不是仅仅通过规划管理就能实现的,还需要有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经济继续增长带来就业机会增加、各项居民收入调整政策落实等。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注释】
①文中数据来源于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年度规划报告、国家统计局年鉴等。
相关专题 |
· 《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