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到外国、从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诸多例子告诉我们,勤政是全球性的课题,各国都跌过跟头,有的可能现在还没有站起来。在勤政的探索上,中国的为政者既不可目空一切,亦不需妄自菲薄。
消除“处长管总理”荒唐现象,要加强中央和社会两头对地方政府的监管
全球化下怎么勤政?应该从思路和政策两方面入手。从思路上,根本还在于推进法治建设。提起“法”,不少人的第一感觉是法对人行为的限制,这种理解过于狭隘。法的内涵是规范,这既包括限制,也包括督促。换句话说,法所言的责任,不仅包括规定什么不能做,也包括什么必须做。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法治建设,核心就是划清执政党、政府和社会界限,也划清各级党政机构的权限。受限的权力,反而能促进官员勤政。道理很简单:管的事少了,该管的反而会管了,并且管的水平能提高。李克强在批评庸政懒政时,专门提到中央的政策到了基层可以被一个处长卡掉。繁冗的文件审批过程,不是勤政而是懒政,不是尽职而是渎职。推进法治,给权力瘦身再关进笼子,会促进管理的效率,也会消除“处长管总理”这种荒唐的现象。
西方政治学理论专门提出强政府和强社会两个不同概念,而这两个概念和意识形态并无必要关联。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政府;一个强有力的社会, 是一个与决策者沟通渠道畅通、能够明确及时反应民情的社会。只有强政府和强社会同时存在,才能确保权力和责任的双向流动。纵观中国历史,权力的天平一直偏向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弱的是社会和中央的权威。所谓“山高皇帝远”,反映的正是这种扭曲的权力分配。
所以,从政策上讲,推进勤政尤其要加强中央和社会两头对地方政府的监管。从中央来讲,要随机性和常态性派督导团监督政令执行;从社会来讲,多开通政府和社会沟通机制,让官员不仅要往上看,更要往周围看和往下看。和学界、智库的交流不是走形式,而要常态化,并要有具体的政策报告:如何促进体制内外人员的交流?听到了哪些体制外的声音?哪些可以借鉴?勤政要拿数据说话。
在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上,要让老百姓真正有途径反应民情。在这方面,西方反而是地方政府做的比中央政府强。还是以美国为例,社会调查显示,美国公众往往对国家政府和政客不满,但对本地政府官员反而有比较积极的印象。为什么?因为本地官员“接地气”。他们会经常为各种社区问题召开研讨会和听证会。老百姓生活上的问题,知道敲什么门,找什么人,也知道一个级别应该在什么时段内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如何走程序上报。而中国相反:我们恰恰是地方官员最不接地气,在胡干和不干之间摇摆。即使导入“听证会”这种形式,也不过是一种表演,出现了“听证会专业户”这种愚弄百姓的现象。结果就是中国的公众对高层的信心大大超过对本地官员的信心。说到底,谁在勤政谁在懒政,老百姓心里有杆秤。
新一届领导人常用“倒逼”来形容今后改革的方式。这一点也适用于勤政:在勤政这条路上,高层和社会已经达成共识,需要倒逼那些不接地气不干实事的官员。如果官员们耳朵向上,眼睛向下,而不是一味顾影自怜,思路自然会开,手脚自然会勤快起来。中国宪法规定的根本制度并不是勤政的障碍。相反,结合国情,中国的制度可能会促成一场高效率的勤政改革。如果庸政懒政的官员们,这些日子听到高层的警示失了眠, 对中央对民众都是好消息。为了国家的未来,他们也该醒醒了。
(作者为美国丹佛大学政治学系终身教授)
【参考文献】
1、卡尔.施密特:《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1月1日
相关专题 |
· 《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