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四个全面”学习读本》第一部分·深入解读

“四个全面”——复兴之路上的战略布局

人民日报社评论部

2015年03月24日14:3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21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向何处去?对于世界来说,这个问题的答案,变得远比100年前重要得多。

当人们意识到讨论“历史的终结及最后的人”实在有些为时过早,曾经顺风顺水的西方世界遭遇了并不亚于100年前的各种挑战。

这种挑战,使人们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和困境有了新的思考,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转向地球的东方,探究今天的人们该如何把握“世界的未来”。

在中国国内,1992年的市场化浪潮、1997年的香港回归、2001年的加入WTO、2003年的抗击“非典”、2008年的奥运盛典,这一连串里程碑式的事件,刻画了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迈向复兴的轨迹,也将那个不曾消失的疑问一次次推上前台:中国将走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陆续得到清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构建成型。

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又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在普通中国人眼里,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主要是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90年代主要是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和基本框架,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21世纪头十年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那么我们这一代人要承担的历史使命,一点也不比前人少。

一、“四个全面”的思想脉络

历史的弄潮儿,常是在勇于直面艰险中开辟前进的道路;理论的开拓者,总是在善于回答时代提出的问题中迈向崭新的境界。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变化,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生动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极大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激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提出和成型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则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深刻表明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成为当代中国新航标,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专题报道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