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习近平用典》天下篇【3】

2015年03月11日08:12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文中引用

■ 解读

在欧洲访问时,习近平同志数次谈到了文明的多元化、多样性问题。引用的这一句谚语,正是为了说明“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阳光有七种颜色,因而绚烂;世界有多种文化,因而精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你处于沙漠,我面对海洋;你多元荟萃,我源远流长。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构成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就算再美,那也是单调的。不论是中华文明,还是世界上存在的其他文明,都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

■ 原典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明清﹞《古今贤文》

■ 释义

《古今贤文》是明代编写的启蒙读物,汇集了历代各种格言、谚语。后经明、清两代文人不断增补,故又名《增广贤文》。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意思是,一枝单独开放的花朵不能代表春天的到来,只有百花竞艳才是人间春色。这句民谚之所以广为流传,是因为饱含哲理:一、阐述了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一花”是部分,“百花”是整体,部分的功能是较小的,要以整体发展带动部分发展;二、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联系具有普遍性,“一花”和“百花”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三、说明了事物是客观的和发展变化的,“百花齐放”是必然的,因此要顺应历史潮流。

这句话还有多种版本,诸如“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盛开春满园”“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方在”“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才是春”“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等等,分明是“百花齐放春满园”。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理论书库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