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杨瑞春、刘壮:以慈善事业撬动多元共治体系【2】

2015年02月28日16:18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原标题:以慈善事业撬动多元共治体系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每年约有25万人外出务工,这为农村发展繁荣积累了资金,但也催生了很多社会问题,其中最典型的可谓留守儿童问题。目前,临川全区有留守儿童6万多人,在农村中小学生中,留守儿童比例高达30%,部分农村中小学校留守儿童比例甚至在80%以上。留守儿童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已成为临川区面临的一个复杂社会问题。针对此,临川区从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着手,重点构建志愿者服务体系,把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系统化、常态化,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

  创新宣传方式 营造开展志愿服务良好氛围

  志愿服务理念是志愿服务活动的力量源泉。临川区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广泛宣传“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在全社会培育志愿服务文化。把志愿服务纳入到整个学雷锋活动宣传报道之中,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新闻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通过新闻报道、评论、群众互动等多种形式,借助手机报、博客、微博、微信等传播手段,广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进展、经验及志愿者的感人事迹,营造开展志愿服务的浓厚舆论氛围。

  第一,与临川浦发村镇银行合作,在大江网开辟了关爱留守儿童专题,对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与广大网民进行互动。专题上网不到10天,访问及微博转发量就超过20万。同时,在临川政府网——“中国临川”开辟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专题,对留守儿童现象和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进行全方位报道。

  第二,组织召开“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主题新闻发布会。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介绍了志愿服务活动中的一些感人事迹以及目前存在的困难;临川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发布了关爱留守儿童倡议书,并公布了《临川区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方案》。此外,临川区委宣传部、文明办还多次召开“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座谈会,讨论如何更好地、更为深入地开展志愿服务。

  第三,举行“学雷锋志愿者活动·构建关爱留守儿童服务体系”启动仪式。启动仪式上,“关爱留守儿童之家”正式揭牌,临川区各文明单位分别与区属33所乡镇中心小学、5个街办社区结成“关爱留守儿童之家”项目建设一对一帮扶,并制定了详细的项目建设标准和完成时间表。会上,还举行了关爱留守儿童明信片首发式和关爱留守儿童宣传片(微电影)首映式。

  健全队伍 构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系

  临川区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的重点放在志愿者队伍建设上。在区委、区政府和区文明委领导下,整合社会资源,将各部门、各类型的志愿者队伍纳入统一管理,同时指导区各文明单位、群团组织、爱心人士等建立起志愿者服务团队。

  截至目前,临川区各区直单位、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都成立了志愿者服务队,热心公益事业的群众也自发组建了各类服务队。按照“统筹资源、统一管理”的思路,打破单位与单位之间、队伍与队伍之间的界限,有效整合诸如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巾帼志愿者服务队、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等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临川区志愿者服务大队,作为全区志愿服务工作的信息中心、指导中心、协调中心,统一管理协调各志愿服务团队,形成了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临川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主要遵循四个主要路径。一是以行政事业单位为依托、以各级文明单位为主力军建立的单位志愿者服务队。二是在社区、村建立的志愿者服务队,如社区“五老”(老党员、老教师、老干部、老战士、老模范)等组成的志愿者队伍。三是以群团组织为依托建立的志愿者服务队,如团区委的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区妇联的巾帼志愿者服务队 、区文联的艺术家志愿者服务队、区总工会的青年工人志愿者服务队等。四是纳入管理的企业家、社会爱心人士自发组建的志愿者服务队,如“人间真情”爱心QQ群志愿者服务队、“老太太”志愿者服务队、上海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志愿者服务队等。

  多措并举 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做实

  “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立以来,临川区各级部门以此为载体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关爱活动。如消防大队为留守儿童开展消防知识讲座,文联组织文艺工作者为留守儿童开展书法、绘画、曲艺培训等。此外,还有来自社会组织对“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的资助,如“弧基金”数十万元捐助,“鸿基金”2万册图书捐助等。

  在文明单位结对帮建“关爱留守儿童之家”的同时,临川区发挥在外创业志愿者的作用,引导这些志愿者积极捐助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及“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在上海创业的陆金生就是其中代表。陆金生近年来资助临川“关爱留守儿童之家”建设、农村小学建设累计投入数百万元,并设立基金资助贫困留守儿童上学,奖励关爱留守儿童的优秀教师。受陆金生志愿服务精神感召,上海岩土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与临川区罗湖镇中心小学达成协议,将罗湖镇中心小学作为上勘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固定联系点,学校25名留守儿童成为上勘院干部职工捐资结对对象。在上勘院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服务队中,有一位80多岁的志愿者,她就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莫群欢,她以耄耆高龄与罗湖镇中心小学一位孩子结成对,充分诠释了志愿服务活动不分年龄、不限时空的服务理念。

  鉴于留守儿童群体的特殊性,临川区志愿者服务大队发起“代理爸爸、代理妈妈”志愿服务活动,倡导区直机关、乡镇、村干部,以及社区“五老”和社会爱心人士等万余名志愿者担任“代理爸爸、代理妈妈”。活动前期,组织志愿者深入乡镇、街道社区、农村,详细了解情况,对留守儿童登记造册、建档立卡。活动中,多次组织留守儿童“认亲”活动,让“代理爸爸”“代理妈妈”与留守儿童面对面沟通交流、共叙亲情。志愿者服务大队对“代理爸爸”“代理妈妈”的志愿服务工作作了明确规定,将对留守儿童的关爱重点放在亲情抚慰上,做到“四经常”,即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沟通,经常走访留守儿童家庭,经常让留守儿童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学习玩耍,经常与留守儿童家长联系。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涌现了许多感人事迹。2012年,河埠油屯村小学9岁的苗苗与志愿者刘萍结成对,刘萍成为苗苗的“代理妈妈”。苗苗父母都在外地打工,3年多未回过家,苗苗都快不记得父母的模样,对电话中的爸爸妈妈也充满了陌生感。看到别的小朋友能和父母在一起,苗苗越来越觉得自己被父母“抛弃”了,情绪消沉,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刘萍了解到苗苗的这些情况后,心痛不己,每个周末都来看望苗苗,寒暑假还把苗苗接到自己家里。在苗苗最渴望亲情的时候,刘妈妈给了她无私的爱,使日趋自卑内向的苗苗变得开朗起来,还成为受同学欢迎的班长。

  此外,临川区还开展了“大手牵小手、小手拉小手”活动,小记者采访留守儿童、城区中小学生与农村留守儿童结对交友,周末陪伴、“亲情电话”、“万名教师访万家”、“优秀教师送教下乡”等一系列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留守儿童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基金,从物质上、精神上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做实,使之成为临川区社会志愿服务活动的长青主题。

  系统推进 构建志愿服务大格局

  中央文明委要求,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要把握志愿服务是道德实践活动这一定位,以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为总体设计,打造“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抓住重点时段和重点场所开展工作;依托党组织、文明单位和社区物业,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实现志愿服务队伍由青年向全体社会成员转变,志愿服务活动由阶段性向经常性转变,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向规范化转变。

  临川区以关爱留守儿童活动为载体,积极、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普及“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的志愿服务理念,培养“我奉献,我快乐”的优良情操,形成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良好氛围。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精彩纷呈,为文明城市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群众基础。

  总结临川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系列活动及实效,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其一,加强志愿服务理念宣传是做好志愿服务的前提。临川区广泛宣传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志愿服务理念,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志愿服务理念相结合,让广大市民、青年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中来。

  其二,整合资源,构建起志愿者组织体系是系统推进志愿服务的关键。志愿服务工作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稳定的安全阀之一,单靠各类专业志愿服务组织,力量还远远不够。只有充分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推动广大干部、群众,尤其是党员干部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中去,形成合力,才能把志愿服务事业做实做大做强。临川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体系正是整合了政府、社会、个人各方面积极有效的资源,在区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其三,创新志愿服务活动形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是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保障。临川区的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以丰富的活动项目初步实现了志愿服务队伍由以青年群体为主向全体市民参与转变,并逐步扩大到农民群体,志愿服务活动由小范围、临时性走向大范围、长期性,志愿服务管理由松散型、无标准走向规范化、统一管理,已成为临川区志愿服务的一个成熟品牌。

  临川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了一个以社会力量为主体,党和政府提供政策指导和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组织体系深入推进的志愿服务大格局。未来,临川区还将进一步优化相关制度和外部环境,在激发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的同时,打造更多见实效、叫得响的志愿服务品牌,让更多的社会弱势群体和需要被帮助的群众受益。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谢磊、赵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