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安小米:现代国家治理的云端思维

信息治理能力与政府转型的多重挑战

2015年02月16日14:44   来源: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原标题:现代国家治理的云端思维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国家治理理念的提出给政府数据资源的管理与再利用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要应对挑战、改善信息治理环境有三个关键性问题:政府数据的开放利用、跨政府部门的数字连续性管理和大数据环境下的国家机关个人信息保护。本文在对相关问题剖析其形成原因,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借鉴国内外最佳实践发展经验的基础上,从整体规划的角度提出了部署政府数据开放利用计划、实施政务数据连续性管理制度和制定适用于大数据项目应用的个人信息保护对策的基本原则与实现途径。

【关键词】数据开放 连续性管理 个人信息保护 信息治理 国家安全 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研究背景

“大数据”一词的出现不过数年。2008年9月,国际科技期刊《自然》推出名为“大数据”的专刊。最先经历信息爆炸的学科,如天文学和基因学,创造出了“大数据”这个概念(Nature,2008)。通过Google Trends可以看出,“大数据”从2011年左右开始流行并爆发式地出现在各大新闻报道、领导人发言和行业报告中(Google trends,2014)。2012年,“大数据”登上了《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的专栏封面,也进入美国白宫官网的新闻。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新媒体的出现、社会民主的进步、国际化交融的影响等深刻变化,使得治理理论成为政府转型与政府创新的最重要理论之一(赵景来,2011)。

大数据时代给国家治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以往依靠工作经验和局部反馈来预判社会变化的工作方式不再适用,仅靠政府部门来管理社会也显得力不从心。如何应对信息技术浪潮和政府转型等多重变革给社会治理带来的冲击,是大数据时代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

文献调查揭示,自2013年开始,文献中才出现关于我国在大数据时代如何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研究,现有研究大多泛泛而谈,缺少动因分析和基于事实的对策改进建议,缺少理论和机制的系统研究,仅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研究主题主要涉及以下五个方面:其一,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和智慧城市的建设(余贞备,2014;明仲,王强,2013);其二,从国家战略层面将大数据治理纳入发展规划,并完善法律环境(马大龙,柴文忠,2014;邬玉良,2014);其三,如何利用大数据支持政府决策与社会应急,并且更多地提升公众参与程度(马慧民,周曦民,2014;唐皇凤,陶建武,2014;王向民,2014);其四,如何加强部门间数据共享与数据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现象(余贞备,2014;罗玉亮,2014;吴建树,2014;刘叶婷,唐斯斯,2014);其五,提倡政府数据开放,实现多元共治(王向民,2014;九三学社中央大数据课题组,2014;胡洪彬,2014)。

分析相关研究内容发现,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主要存在以下四个问题:第一,政府部门缺乏大数据意识(唐皇凤,陶建武,2014;胡洪彬,2014);第二,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刘叶婷,唐斯斯,2014;罗玉亮,2014;九三学社中央大数据课题组,2014);第三,条块分割造成的信息壁垒(胡洪彬,2014;刘叶婷,唐斯斯,2014);第四,信息安全,包括国家安全和个人隐私安全(王忠,殷建立,2014;胡洪彬,2014;唐皇凤,陶建武,2014)。

研究揭示,上述问题并不是大数据时代才具有的独特问题,而是我国政府领域长期存在的信息治理环境亟待改善的遗留问题。大数据之大,并不仅在于其来源之多、规模之大,更是在于其中数据关系复杂,蕴含潜在价值丰富,并非一方之力可以解决。而在政府走向治理的今天,如果我们依然用传统的管理和规划的思维方式,必然难以适应时代的进步。

治理理念强调多方参与。公共领域的治理需要协同创新机制,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治理,简称4P(Public/Private/People/Partnerships)机制。除了政府部门之间打通壁垒实现实时的数据共享之外,如何激励政府和企业合作,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更是大数据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政府数据开放利用”、“政务数据连续性管理”、“大数据背景下国家机关个人信息保护”三个方面,讨论了大数据时代信息治理存在的三个关键问题,对其应对原则和实现途径进行了探讨,旨在改善政府信息治理环境,支持国家治理。

政府大数据开放利用是社会治理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关键要素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学术前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