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老百姓守法、信仰法治,法律首先得对老百姓确有好处,能够切实保障老百姓的权利,而不是仅实现管制、约束功效。大多数老百姓感觉到他的权利能够通过法治得到充分的保障,甚至他不曾知晓的权利通过法治得到了、丰富了、拓展了,他能不相信法治吗? “让法治成为人民心中的信仰、良法善法有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能力、法制要易操作易实现”,这三条如果能在建设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先期做到,实现全民守法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建设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前进方向,也是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遵循。按照总目标的要求,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则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可期,建设法治中国可待。
从今天开始,《法制日报》视点版推出“法治中国 权威访谈”栏目,邀请权威人士多维度解读“法治中国”的深刻内涵。
58岁的宋文高风风火火走进四川省青神县人民法院一楼,向左一拐,越过第一间办公室的门,就迈进他“坐堂”的地方——门上标有“诉非衔接人民调解室”的房间。
身为当地一乡镇司法所所长,宋文高凭啥在县法院有间办公室?
青神县法院诉讼中心副主任邹翔告诉前去采访的记者,老宋从事人民调解工作逾30年,自眉山市法院系统两年来推行“诉非衔接”机制创建至今,老宋受邀进法院任特邀调解员。
“诉非衔接”即“诉讼与非诉讼的衔接配合”简称,源于最高人民法院探索“为充分发挥人民法院、行政机关、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力量,促进各种纠纷解决方式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和全面发展,做好诉讼与非诉讼渠道的相互衔接,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可供选择的纠纷解决方式”。
截至记者到青神县采访时,老宋依托法院调解收案110件,成功调解80件,把大多数递进法院的诉状纠纷,稳妥地解决在法庭之外。老宋的调解佳绩令法官佩服,老宋也由此成了公认的“金牌调解员”。
老宋明白,同样做调解工作,他在乡镇司法所积累了数十年的调解经验,如今得以在法院精心搭设的这个“诉非衔接”平台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
法治信仰源自权利保障的实现
辛鸣教授坐在中央党校研究室的一间办公室里,听到记者介绍上述采访经历后,对记者说:“法治意识、法治制度不仅仅体现在司法环节,更要体现在之前的社会民众生活全过程中,包括老百姓日常生活利益调节机制也好、矛盾纠纷调解机制也好,像这样把利益诉求的调解制度的渠道疏通好,就可以让民间纠纷在法院大门外消化掉相当的比例。”
话题转至全民守法,这位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习近平同志讲要让法治成为人民心中的信仰。那么,老百姓为什么要信仰法治呢?”
“马克思讲过一句话,说‘人所奋斗的一切都跟他的利益有关’。”辛鸣说,由马克思的这句话联想到信仰,信仰说到底就是真信一个东西。为了那个东西,我愿意付出很高的代价,甚至生命。因为我认为它值得付出。共产党人信仰共产主义,甚至牺牲一切再所不惜,靠什么?靠得是觉悟。
显而易见,老百姓法治信仰的形成不能仅仅靠觉悟,或者说不能首先靠觉悟。辛鸣相信,如果老百姓认为守法没有好处,不能获取到利益,任何空喊全民守法或试图强迫命令全民守法的努力,都不管用。
青神县人民法院“诉非衔接人民调解室”的口碑为什么在当地百姓中不胫而走,“金牌调解员”老宋熟悉老百姓打官司的“小九九”:
上法庭,必然耗时间、耗精力,破费钱财,因为不太懂法律法规,还要请律师,到法庭上不允许胡乱吵嘴,与对方论战情绪激烈、气上加气……
辛鸣给出相应的解读:即使法律已是良法、善法,执行法律也足够严格,但是如果执行法律成本太大,程序太繁琐、复杂,老百姓也没有精力和时间动不动跟别人上法庭打官司。
“老百姓凭什么相信法律、信仰法治?”辛鸣认为,“想让老百姓守法、信仰法治,法律首先得对老百姓确有好处,能够切实保障老百姓的权利,而不是仅实现管制、约束功效。大多数老百姓感觉到他的权利能够通过法治得到充分的保障,甚至他不曾知晓的权利通过法治得到了、丰富了、拓展了,他能不相信法治吗?”
话题由具体转为抽象后,辛鸣再次设问:“什么样的法治能保障老百姓的权利?”
辛鸣给出的回答很明确:“科学立法——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反映人民的诉求,维护人民的根本权益。要想让老百姓相信这个法,这个法就要成为良法、善法,能够实现真正保障人民权利的能力。”
随着话题延伸,辛鸣又一次设问:“当今中国社会有很多法律是良法、善法,为什么一些百姓并不寄予很大的期望呢?”
辛鸣认为,尽管国家设定了法律秩序和法治要求的框架,但不少人一旦遇到难处,宁愿找关系、走后门,因为他们觉得守法低效、费时费力。在这些人眼里,法律制度犹如一根橡皮筋或一团橡皮泥,只要有人脉,疏通关系,万事亨通。
——明明是一些不敬重法治、不遵守法律的人,偏偏能够违法获取巨大利益和好处。
——明明是国家法律,却变成个别人谋取部门和部门中个人利益的工具……
如果社会频频发生如此情形,人们怎么可能对法治抱有信心呢?
辛鸣认为,“让法治成为人民心中的信仰、良法善法有实现保障人民权利的能力、法制要易操作易实现”,这三条如果能在建设中国法治社会的进程中先期做到,实现全民守法就会“自然而然”、“水到渠成”。
“法治教育的前提,就是前面提到的三条;遵守法治的前提,也是这三条。”辛鸣把上述三条统称为“全民守法基础性工程”。
相关专题 |
· 聚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