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围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框架和路线图,是一份涵盖了目标、原则、方法、改革路径、具体任务的纲领性文件。为深入研讨《决定》的重大意义、重大部署、创新举措,国防大学科研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和光明日报社日前在国防大学共同举办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理论座谈会,现摘登专家的发言,以共同迎接“法治中国”的到来。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国防大学政委 刘亚洲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要大力推进法治实践发展,也要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我们要充分认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精神支撑作用。
文化是国家治理中最深刻的决定因素。依法治国,既需要有制度机制层面文化的支撑,更需要有思想观念、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层面的文化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亲民为民、进取担当、勤政廉洁、以上率下,推动形成从严治党新常态,以党风建设的新成效促进社会风气根本好转,在全社会形成了一种新风尚。
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部署,规模之大、动员之广、理论创新之多、改革任务之重,前所未有。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贯彻落实这些重要部署,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实现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的转变。这种转变,起点在文化,终点也在文化。要使全会的决策部署真正在各个层面贯彻下去,不仅需要强力组织和领导率先践行,更需要从培育法治精神抓起,促进全社会形成法治文化新风尚,真正把法治写到人民的心里。
历史上,中国并不缺对法治的呼唤,很早就提出了“奉法者强则国强”“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等主张,但由于缺少法治精神,这些主张从来没有真正实现过。历史证明,法律写在人的心里,比铭刻在铜鼎上更长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需要使法治精神在中国大地上生根,使人们对宪法法律发自内心地认可、崇尚和遵守。
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就要适应依法治国新常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文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是国家治理领域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也是当代中国的新常态。这个新常态首先表现为党和国家最高层对宪法和法律的尊崇和维护,对权力实施严格监督和刚性约束的坚强决心,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自觉追求和坚定自信。必须看到,培育法治文化是一个艰难的过程,人们不会自动接受法治文化,特别是当法治与人们的传统观念和自身利益发生冲突时,人们很容易转向选择已经习惯了的人治。要形成与依法治国新常态相适应的法治文化,关键是要破除封建特权思想,破除党员干部和社会民众对权力的崇拜,强化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特别是要从价值观入手,使法治文化真正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文化,成为全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和普遍遵循的处事规则。还要大力强化法治公信力,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信法、学法、守法、用法,把法治精神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不断强化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治国理政的新境界新思路
国防大学副校长 毕京京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新一届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重要节点,体现了我们党执政的新境界新思路。
思路一:坚持改革与法治相统一,以改革助推法治,以法治保障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治国理政进入改革与法治深度融合的新阶段。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起来加以推进,是中国历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改革与法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如鸟之两翼,共同为治国提供动力和保障。面对当代中国各种复杂矛盾和突出问题,只有将改革与法治统筹起来,才能既实质性解决问题,又确保不“翻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主线就是坚持改革与法治联动推进。
思路二: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统一,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治本为治标提供牵引。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执政重点转向治本。习近平总书记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时,面临着“四大考验”“四种危险”和可能“亡党亡国”的重大危机。对此,新一届党中央作出了“突出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标本兼治”的重大战略决断。在治标取得突出胜利的基础上,中央决定同步推进治本。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表明党中央以高压反腐治标为制度反腐治本创造条件。
思路三:坚持集中与民主相统一,以权力适度集中破除利益藩篱,以发展民主防止权力被滥用。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用法治厘清权力与权利的边界进入实质性阶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的生动局面,但也出现了部分利益集团巧取豪夺并觊觎党和国家核心权力的严重危险。应对利益集团的挑战,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必须把权力集中在党和人民手中。在中央适度集中权力的同时,必须在各个层级建构制约权力的制度笼子。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等,必将从制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进入实质性阶段。
思路四:坚持自主与借鉴相统一,自主探索以防止发生颠覆性错误,借鉴吸纳以引领时代。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标志着党的执政目标指向用法治成果彰显中国模式特有优势的新高度。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坚持自主探索与借鉴吸纳相统一。在坚持自主探索方面,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这有利于防止法治化进程中发生颠覆性错误。在借鉴吸纳方面,汲取西方法治成果的有益成分,努力打造兼集八方精义的法治体系。随着全会决定的贯彻施行,博采众长的中国模式一定能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具有世界影响力。
依法治国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必须经历的一场大考
国防大学科研部部长 秦天
十八届四中全会是国家法治建设进程中的重要里程碑,必将开启在依法治国的轨道上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新时代。当前,国家由大向强的社会转型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法治建设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的地位更加凸显,加快推进依法治国进程具有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也是对党执政能力的一种考验。
依法治国是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必由之路。仅仅把经济搞上去并不能自然成为世界强国。近现代以来大国崛起的历史规律表明,国家治理、社会生态、法治环境、公民权益等方面的“软实力”建设,是衡量大国与强国的重要标志。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没有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落实和有力支撑,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们任重道远。我国有两千多年封建专制传统,人治文化根深蒂固,推进依法治国,面对的困难和问题要比其他国家更多,任务也更加繁重艰巨,做好这一时代考题,需要付出长期艰辛努力,甚至要几代人的接续奋斗。要使依法治国方略落地生根、走向成功,既要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识,也要推进依法治国实践,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建设法治国家的重要内容。实现习主席提出的新时期强军目标,必须以完善依法治军的体系建设为基础,以全面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基本要求为保障。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军队应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加快法治化建设步伐,为着力提升能打仗、打胜仗的核心能力创造条件,为实现强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专题 |
· 聚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