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吴玉敏:从“四个现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4年10月17日14:20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原标题:从“四个现代化”到国家治理现代化

  从邓小平延续“四个现代化”而提出的“中国式的现代化”,到今天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目标,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认识不断深入和拓展的生动体现,更是执政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与发展实质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成熟、深化的充分反映。

  从“四个现代化”到“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发展跃进

  从上世纪50年中期中国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到60、70年代的不断明确与重申,说明共产党对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构想具有认识和实践上的一贯性和坚定性。

  其一,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认识,为后来现代化的系列设计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与思想自觉,中国共产党从开始革命之时,就将党的奋斗目标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结合在一起。

  1956年,完成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之后,毛泽东认为中国已经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如何“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进到工业国”。反映出中国共产党当时已经认识到工业化是任何国家通向现代化所必须经历的阶段,比较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当时工业发展水平比较低,只有集中精力进行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建设,才能确立现代化的发展基础。

  其二,“四个现代化”是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初步而比较明确的设想。1954年9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毛泽东提出,“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①周恩来在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要“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的现代化任务。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②

  其三,改革开放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维明确显示出中国追求现代化的延续与加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政治路线,概括地说,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个现代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党第一次明确把“四个现代化”作为全党工作重心。

  1979年以前,邓小平基本上都是遵循三届和四届全国人大提出的到20世纪末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目标的设想。随着认识的深化,特别是“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鉴于此,邓小平感到用20多年的时间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不切实际的,需要把标准放低一点,所以,他在考虑现代化战略目标时加了限定词——“中国式的现代化”,而且特别强调,“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