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迟福林:改革理论的先行探索者

2014年10月08日11:19   来源:人民论坛杂志社

原标题:迟福林:改革理论的先行探索者

  【对话】

  民间智库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创新力量

  以直谏中国改革为己任

  人民论坛记者:现在很多声音认为当前改革不是缺理论,而是缺行动,那么从您研究改革、推动改革的亲身经历来看,改革理论的研究对推动改革实践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迟福林:改革开放离不开改革理论创新。正是因为突破了计划经济理论的旧框框,才有了过去30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当前,深化全面改革,仍需要对改革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我所在的中改院作为改革研究的前沿阵地,始终坚持以直谏中国改革为己任,致力于中国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坚持理论为实践服务、坚持研究紧密联系改革实际,是我们改革研究机构发挥作用的一条基本经验。

  建立独立性、网络型、国际化的民间智库

  人民论坛记者:您认为非官方智库在推动改革方面应如何发挥作用?

  迟福林:非官方智库,也就是民间智库,作为重要的智力生产机构,是反映社会需求,促进国家战略与政策决策科学化的重要机构;是国家软实力的创新力量之一,对国家战略和政策的创新具有独特的作用。随着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服务改革发展需求,建立独立性、网络型、国际化的民间智库,越来越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我所在的中改院,就是立足这三大特色:

  第一,独立性。所谓“独立性”,是指机构独立、研究独立、人事独立,遵循中央对改革的总体部署,独立客观地开展改革研究。研究独立是研究成果客观性和有效性的重要保障。因为只有对问题进行客观深刻的研究,研究才有价值。

  第二,网络型。“小机构”的发展必须有与之相配套的“大网络”来支持。中改院建立网络专家群体,对扩大中改院的影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大网络”,就是广泛联络对改革研究有造诣的专家学者,直接或间接参与中改院的研究。“大网络”既解决了作为智库所需的高层次人才问题,也整合了多学科进行改革研究。

  第三,国际化。改革研究需要国际化视野,中改院十分重视改革研究的国际合作,已形成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国际化”就是广泛开辟国际合作项目与学术交流,打开研究的国际视野。建院20年来,中改院的国际合作项目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中改院执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均为多边或政府间双边项目;其次,中改院研究的课题,均不是由国外委托方提出的,而是根据我国不同时期改革的现实需求由中改院自主设定;再次,中改院通过国际交流宣传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完善改革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

  人民论坛记者:您曾经在体改系统工作过,您对当前中央深改组如何运作才能取得实效,有哪些建议?

  迟福林:在我看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成立对加强改革顶层设计、顶层协调和顶层推动十分关键。当务之急是完善改革工作机制和推进方式:

  第一,建立改革的协调机制,承担协调各方的作用,调动多方面的资源。

  第二,建立改革评价机制。把全面深化改革评估结果作为责任部门和各级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定期跟踪评估全面深化改革取得的进展,坚持透明性、公开性原则,积极引入外部评估机制,保证评估的客观性,由此分析面临的挑战,提出对策。

  第三,建立改革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机制:真正挖掘有闯劲、有创新思想的改革人物,并配置到改革的关键岗位上;增强各级干部的改革意识,形成改革人才的培养机制。

  第四,建立全社会参与改革机制,成立全面改革专家咨询机构。充分利用多方智慧、设立各类专题改革研讨小组,形成改革研究广泛的社会网络,组建全面深化改革的专家网络,研讨改革重大课题。

  为实现时代赋予的历史责任,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应着重把握改革大方向,制定改革大思路和战略行动。凝聚改革多方力量,使改革尽快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决定性成果。(采访:人民论坛记者 陈阳波)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实习生、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