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社长 杨振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方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我们党历史上是第一次;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联系起来,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史上是第一次;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改革结合起来,在改革开放以来是第一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崭新命题和重大课题由此鲜明地展现在人们面前,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一
如何治理国家,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这是古今中外一切有识之士始终在思索探寻的重大问题。近现代以来,现代化进程浩荡向前,国家治理理念与时俱进。当今时代,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世界呈现多彩图景,国家治理内涵日益丰富。应当说,一个国家富裕与贫穷、先进与落后、有序稳定与混乱动荡,都与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分不开,都是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结果和体现。正因如此,各个发达国家仍在继续完善治理体系、强化治理能力,不少发展中国家也在调整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可以预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成为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国家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表现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竞争。
我国有着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明,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了强烈的国家意识和独特的国家形态。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受深重苦难,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为了改变这种境况,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断探索和顽强斗争,结果却是“一切别的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从现在的角度看,当时我国的落后表面上是军事、科技等的落后,深层上则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落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分析中国社会状况、思考国家发展方向,找到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让中国人站了起来。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成为执政党,更有条件思考和推进国家的建设、管理、发展。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积累了社会主义建设、国家建设、现代化建设的宝贵经验。然而,由于认识不足和环境所致,在探索过程中出现了严重曲折。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党带领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以全新的视角思考国家治理体系问题。邓小平同志深刻认识到制度和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他指出,“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恐怕再有30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历史告诉我们,党对国家治理的探索是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探索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推动着我们对国家治理的认识不断深化。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敏锐把握我国发展客观要求,明确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今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他以宽广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强调“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这些重要论述,是党的执政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和发展,把我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新水平。
相关专题 |
· 《国家治理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