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读懂“中国梦·中国路”

——《党的文献》专访习近平同志三本《论述摘编》编辑组

2014年08月14日15:10   来源: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记者:改革开放 30多年来,我们党、国家和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实行了改革开放。要进一步解决当今中国发展中的问题,必须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大家对此应该说是有高度共识的。现在的问题是,究竟怎样推进改革,社会上众说纷纭,有些不一样的说法,比方说今天还要不要摸着石头过河?关于改革的方法论方面,习近平同志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要论述?

编者:全面深化改革要顺利推进,取得好的效果,就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进一步深化改革,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统筹推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习近平同志提出遵循四句话、十六个字的总要求: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定信心,就是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凝聚共识,就是要形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合力。统筹谋划,就是要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协同推进,就是要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

习近平同志强调,在推进改革中,要坚持正确的思想方法,坚持辩证法。必须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特别是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胆子要大和步子要稳的关系、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着力提高操作能力和执行力,确保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准确落实到位。

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今天,有些人对是不是还要提“摸着石头过河”产生了怀疑,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指出,摸着石头过河,是富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方法,也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论的方法。摸着石头过河就是摸规律。实行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我们的老祖宗没有讲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只能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我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是先试验、后总结、再推广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从局部到整体不断深化的过程。这种渐进式改革,避免了因情况不明、举措不当而引起的社会动荡,为稳步推进改革、顺利实现目标提供了保证。允许继续“摸着石头过河”,与加强顶层设计并不矛盾。习近平同志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党和国家工作全局,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涉及许多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加强对各项改革关联性的研判,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的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把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有机衔接起来。总之,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都是推进改革的重要方法,都是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要求。

记者:怎样理解全面深化改革依然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在这个新论断下,又怎么理解和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编者:关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来一直是我们深化改革的重点,也仍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为什么?当前,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少集中在经济领域,经济体制改革任务远远没有完成,经济体制改革的潜力还没有充分释放出来。正如习近平同志指出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方面改革具有重要影响和传导作用,重大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度决定着其他方面很多体制改革的进度,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因此,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我们要坚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轴,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牵引和带动其他领域改革。

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市场配置资源是最有效率的形式。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遵循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就是要处理好在资源配置中市场起决定性作用还是政府起决定性作用的问题。“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又一重大推进。习近平同志指出,作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定位,有利于在全党全社会树立关于政府和市场关系的正确观念。当然,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要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不是起全部作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作用,也要发挥政府作用,但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的职能是不同的。全会决定对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这就把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讲清楚了。

记者: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也是国内外舆论关注的一个热点。习近平同志的论述中关于政治体制改革有哪些新的思想观点,下一步,我们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主要从哪些方面来着力?

编者:关于政治体制改革,习近平同志首先强调,我们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就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同时,我们要适应扩大人民民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具体措施上,习近平同志在很多方面都有重要论述。比如说,在立法方面,强调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要完善立法工作机制和程序,扩大公众有序参与;协商民主方面,提出要构建程序合理、环节完整的协商民主体系,拓宽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基层组织、社会组织的协商渠道,深入开展立法协商、行政协商、民主协商、参政协商、社会协商,发挥统一战线在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完善人民政协制度体系等;司法改革方面,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提高司法公信力,让司法真正发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要从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三个方面,着力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破解体制性、机制性、保障性障碍。坚持依法治国方面,强调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要追究。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等。

记者:十八大以来,新一届党中央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请问《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在这方面反映了哪些新思想新举措?

编者:对外经济交往方面,党中央的思路非常明确。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上。过去十年,中国全面履行入世承诺,商业环境更加开放和规范。今后,中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上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我们将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海内陆沿边开放优势互补,形成引领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开放区域,培育带动区域发展的开放高地。我们将统筹双边、多边、区域次区域开放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同有关国家共同努力建设好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

为了推动这些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外交场合发表重要讲话,阐述我们的对外政策主张。强调我们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我们要致力于构建横跨太平洋两岸、惠及各方的地区合作框架;我们要以构建亚欧大市场为目标,让亚欧两大洲人员、企业、资金、技术活起来、火起来,使中国和欧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双引擎;我们要推动形成更加公平合理的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参与新的国际经贸谈判和规则制定,推动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制度安排等。

记者:我们注意到,《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的最后一部分,标题是“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为什么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要强调加强党的领导?全面深化改革对加强党的领导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编者: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好全面深化改革攻坚战,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关键也在党。学习习近平同志的有关论述,我们认为要做到“五个必须”:

第一,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必须在党中央统一部署和领导下,统筹协调、总体推进。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组长,就是为了更好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同志指出,涉及全局的重大改革由中央统一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要求推进改革,不要自行其是,更不要一哄而起。要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而不是各取所需、挑三拣四,甚至借改革之名强化局部利益,要防止局部利益相互掣肘、相互抵消。

第二,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必须强化改革责任担当,拿出政治勇气来,坚定不移地干。“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这是习近平同志一再强调的。经过 30多年不断改革,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经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比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习近平同志强调,不断解决好前进道路上面临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要做好承受改革压力和改革代价的思想准备。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利的,对最广大人民有利的,对实现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有利的,该改的就要坚定不移改,这才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负责。

第三,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以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打破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习近平同志要求全党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推进各项改革和建设,集中起来,就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四条标准”,即:只要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只要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只要有利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只要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就要大胆试、大胆闯,就要坚决破、坚决改。

第四,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这是改革开放积累的一条宝贵经验。没有人民支持和参与,任何改革都不可能取得成功。无论遇到任何困难和挑战,只要有人民支持和参与,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越不过的坎。习近平同志强调,改革要从时间表倒排最急迫的事项改起,从老百姓最期盼的领域改起,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改起,从社会各界能够达成共识的环节改起,推出一些立竿见影的改革,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为深化改革开放夯实群众基础。

第五,落实全面改革的任务,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改革取得成功。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攻坚战,对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是一个新的考验。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党的建设各项工作都要紧紧围绕全面深化改革来定任务、添措施、建机制,都要用保证和促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实际成效来检验。要着眼于领导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坚持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和推进改革工作相结合,使广大党员干部锤炼思想和作风,增强宗旨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把改革蓝图变成现实。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张湘忆、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