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朱佳木:陈云同志给我的印象

2014年05月12日13:37   来源:红旗文摘

“我究竟是右了还是‘左’了”

对于陈云同志共产主义信念的坚定性,一些人出于种种原因,或者不理解,或者予以责难。在过去一个很长的时间里,陈云同志曾一直被认为是“右倾保守”的代表人物,甚至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并几度遭受冷遇。对此,他不以为然,一笑了之。记得我去他那里工作,见他的第一面时,他就指着自己的鼻子说:“我是一个‘老机会主义者’。”可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人又议论他“左”了,“保守”了,“僵化”了,境外敌对势力的舆论更是乘机鼓噪。这些议论传到陈云同志耳朵里,他笑着说:好哇,能把我“一贯右倾”、“老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摘掉,我很高兴呀!有一次,在说到这件事时,他以开玩笑的口吻问我,他到底是右了还是“左”了。我对他说:“你没有右,也没有‘左’,你还是站在原处,没有变地方。变地方的是那些说你右和‘左’的人。当他们站在你的‘左’边时,觉得你右了;当他们站在你的右边时,又觉得你‘左’了。”

那时,社会上流传党内分为“改革派”和“保守派”的说法,并把陈云同志划入“保守派”中。陈云同志对此不屑一顾,照样讲他认为该讲的话。但在私下里,他对我说:“要说改革,我是大改革派。搞加工订货、对资本家采取‘定息’办法,这不是改革?”实际上,不仅在20世纪50年代私营工商业改造中,陈云同志提出了许多不同于过去苏联的做法;即使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进行的改革开放,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所依据的,也正是他在1956年党的八大上所提出的有别于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模式的“三为主三为辅”的构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他又就计划与市场的关系这个体制改革中的关键问题写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的专论,明确提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必须有市场调节这一条”,对我们改革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于对外开放政策,他同样是始终真诚拥护、积极支持的,而且提出过许多具有战略意义的建议。例如,“不要把实行自力更生方针同利用资本主义信贷对立起来”;“对外开放不一定都是人家到我们这里来,我们也可以到人家那里去”等等,就是他最先提出的。

陈云同志对于改革开放一贯持积极态度,但同时也反复提醒全党必须注意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消极现象和违法行为,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抓住执政党的党风问题不放松,对党性原则和党的纪律不能“松绑”。他强调:“我们国家现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经济体制改革也是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改革。任何一个共产党员,每时每刻都必须牢记,我们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如果这就叫做“左”的话,哪一个真正的共产党人不“左”呢?邓小平同志曾深刻指出:“很多人只讲现代化,忘了我们讲的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些是1978年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一直这样讲的,从来没有变过。”“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对于这一点,忘记或抛弃共产主义远大目标的人,当然理解不了;用资产阶级价值观观察问题的人,更是永远也不会弄明白的。

早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每个共产党员入党的时候,心目中就悬着为现在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而奋斗和为将来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这样两个明确的目标,而不顾那些共产主义敌人的无知的和卑劣的敌视、污蔑、谩骂或讥笑。”我们应当学习陈云同志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无限忠诚的精神,一方面为党在现阶段的具体奋斗目标扎实工作;另一方面始终牢记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为把我国早日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不懈奋斗。

(作者为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

(摘自《百年潮》2014年第1期)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红旗文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