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朱剑红
一则消息引起外国媒体热议:根据世界银行4月30日发布的《购买力平价与实际经济规模——2011年国际比较项目结果摘要报告》,以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2011年已经达到美国的86.9%,比2005年的43.1%提高一倍多。据此,该报告作出预测称,今年中国可能超越美国,一跃成为全球头号经济体。
中国经济的规模怎么突然长得这么大?购买力平价又是做什么用的?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内统计专家。
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法
世行报告的结论是用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那么,什么是购买力平价法?
北京师范大学国民经济核算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邱东教授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不断深入,开展国家间的国际对比越来越有必要。长期以来,国际上主要使用“汇率法”,即将各国以不同货币单位计量的经济总量折算成统一的货币单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国际比较。“汇率法的好处在于,简单直观,折算方便,全球公认。例如,中国2012年的GDP最终核实数为519470亿元人民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用汇率法计算为82270亿美元。两个数字,一目了然!但这个方法也有局限,因为汇率只反映了国际贸易中的货物和服务的货币比例关系,而且未考虑各国价格水平差异,同时汇率还容易受到利率和政治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所以,当汇率短时间内发生较大变动时,会导致国家间的比较不合逻辑。”
例如1997—1998年亚洲经济危机时,亚洲许多国家的货币大幅贬值,使得这些国家按美元计算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发生了重大变化。按照汇率法,日本的经济规模在1996年是美国的60%,但由于日元大幅贬值,到2002年,却仅为美国的38%。“这就形象地说明,采用汇率法进行国际比较有着较大的缺陷。因此,国际统计学界一直试图探索推出一种能反映货币相对购买力的方法对汇率法计算结果来进行补充,购买力平价法就是其中之一。”邱东说。
购买力平价是不同国家大致相同的货物和服务的货币价格比率,是指在基准国的一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对比国的等量货物和服务所需要的本币数量。假如说,在美国买一个汉堡需用一美元,在中国买需用5元人民币,购买力平价就是5。
从20世纪50年代起,一些经济统计学家开始进行探索。自1995年起,世界银行同时公布两套GDP数据。一套是按照汇率法计算,另一套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2002年,按照汇率法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在世界上排名第六,但按照当时世行计算的购买力平价法来计算,中国已经排名第二。
“其实,购买力平价法就是把国与国之间原本不可比的经济数据,进行直接比较所借助的统一的转换因子。得到这个转换因子,是通过全球实施国际比较项目来实现的。”邱东介绍,国际比较项目一般是5年为一期,从1968年至今已经组织了八轮。随着参与国际比较项目的国家不断增多,影响不断扩大,2008年,联合国统计委员会第三十九届会议决定,启动第八轮全球国际比较。本轮国际比较是历次参与国最多的一次,全球有199个国家和经济体参加。项目实施实行三级管理:在全球一级,世界银行下设全球国际比较项目办公室,负责全球一级国际比较项目活动协调;在区域一级,由经合组织(OECD)和欧盟统计局、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独联体统计局、拉美和加勒比海经社理事会、西亚经社会理事会等6个区域性组织分别负责本地区国际比较项目活动协调、技术方法指导以及区域购买力平价结果测算和发布等工作;各国统计机构是参与方,只负责按照统一方案组织调查,收集并提交基础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