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杜飞进:把握政府与市场的辩证法

2014年04月10日10:03   

原文题目:论政府与市场

摘要: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关于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各国经过长期的实践已形成共识: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或决定性作用,但并不等于市场决定一切,因为市场经济中客观存在的市场失灵、市场缺陷,正是需要政府发挥作用的领域。中国围绕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认识逐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仅成功指导了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创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引导这一体制逐步完善,而且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形成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认识。通过明确经济发展的内涵、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边界和政府履行职能的手段,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系统、全面、深入地阐释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政府职能的全面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指明了道路。

关键词:现代市场经济;政府与市场;运作机理;边界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一思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标志着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准确理解和正确贯彻这一重要思想,不仅需要科学把握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客观实际,而且需要从现代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出发,弄通政府与市场作用的机理,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各自局限及互补关系,掌握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辩证法。本文试图对上述诸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现代市场经济要求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

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现代社会的核心问题。当人类社会进入以社会化大生产为主要特征的复杂商品经济阶段后,如何配置资源,就成为开展生产和维持经济运行所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只有建立起有效的资源配置机制,才能保证生产的正常组织和社会的正常运转。

能够对社会资源进行配置的力量不外乎两种。一种是市场的力量。这种力量是自发形成的。当越来越多的剩余产品在市场上出售,市场规模越来越大,市场的力量通过价格显现,引导着资源的配置。在这一过程中,市场也在调控着社会的供需,激励着企业的创新创造,鼓励着个人通过奋斗获得经济利益。另一种是政府的力量。政府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天然地具有经济责任与功能。政府可以通过制定计划以及产业政策、财政或货币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手段,间接或直接地作用于资源配置,将资源有目的地配置到相应领域,促进该领域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正因为这样,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关系,不仅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而且决定了生产关系的形成和经济体制的类别。

在资源配置中,市场发挥主要作用还是政府发挥主要作用,与此相对应,从大类上分,经济体制又可分为两种: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其本质的区别在于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由市场供求决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价格由政府根据生产计划决定。但在现实中,这两种机制都有自身无法克服的难题,或者说不可根除的功能性或领域性失灵。计划经济的优势在于可以集中调动社会资源,有目的地扶持某项产业,以获得在一般情况下难以获得的突破。但这一做法的过度运用,会扭曲商品的生产关系和分配关系,使市场对供需的调节失灵,不仅会导致产品难以满足消费者需要、生产企业缺乏创新精神、产品缺乏竞争力,而且会大大阻碍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损害经济的可持续性。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的优势在于通过市场自发调节和价格激励,资源可以达到高效配置,经济更加富有活力和效率。但如果根本不加干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则会造成贫富两极分化、公共产品缺失、环境污染严重,而且由于市场经济达成的经济平衡是通过事后调节和分散决策来实现的,因而必然会发生因总供求失衡引起的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带来经济的频繁波动以及资源的浪费。

因此,在现实中,纯粹的计划经济体制和不加干预的市场经济体制都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都对效率和公平有不同程度的损害,或者说要付出很大代价,因而都难以存在或持续。计划经济已被实践证明难以走通,因为它超越了生产力发展阶段。但当今世界也并不存在不加干预的完全自由市场经济。经过世界各国多年的探索,已经证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机制,但是同时,只有政府与市场协同发挥作用,才能实现经济的良性运行。根据政府与市场作用的不同,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模式主要分为以下三种:

其一,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这一模式十分强调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主张国家对私人企业尽可能少干预。其国有经济占比较低,私营经济非常发达。美国战后没有制定过全国性的年度计划或中期计划来指导全国的生产分配和消费。政府主要实行运用财政和金融政策进行总需求管理的间接调控体制,也通过政府订货和采购来影响经济。此外,政府还对某些部门施加管理,比如能源、尖端技术、农业和环保等部门。

其二,以德国和瑞典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社会市场经济模式是在批判资本主义过时的经济模式基础上产生的,号称计划经济与自由市场经济之外的“第三条道路”。“它不是自由放任式的市场经济,而是有意识地从社会政策角度

加以控制的市场经济”。这一模式是一种以强调竞争和国家参与为特点的社会市场经济,主张实施提高消费者机会、刺激技术进步和创新、按劳分配的政策;限制市场力量的过分积累,在主张市场有序竞争的同时,强调社会责任,主张高税收高福利,社会贫富差距相对较小。其政府的作用旨在促进平等竞争,协调利益关系,保障社会公平,调控的手段多种多样。国家对资本积累的直接干预程度比较小,但政治体制严格确立了一整套劳工权利和福利措施,使得有组织的劳工拥有了一个颇有影响的市场和直接参与劳资谈判的能力。

其三,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模式。日本带有后发展和东方化的属性,其经济模式的特点是以私有制为主,但一般都有固定比重的国有资本;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实行强有力的干预,诸如运用产业政策干预经济结构的长期变动,政府与企业间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以消除宏观与微观的对立,社会团体的参与和协调等。日本政府通过制定反映政府和产业意愿的经济计划、产业政策,一方面确保各部门政策的协调性,另一方面给私营企业提供较准确的预测性经济情报,引导市场经济发展。同时,日本利用后发优势,加强政府干预,引进技术,出口导向,政府对经济发展、产业政策、资本投资、财政、金融、贸易、就业甚至消费等的调与控的作用十分明显。韩国模式在总体上比较接近日本,但在宏观调控主要手段的配置和运用上也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更加强调计划和金融手段,强调大型企业集团对宏观调控的参与等。

综上,即使是以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代表自居的美国,也不是放任自流的市场,而是需要政府有效发挥作用的。正因为如此,各国在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看法上已形成共识:市场应当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但在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如何划分、二者各自应当发挥什么功能上,各国之间仍存在许多具体的分歧。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再一次引起人们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高度关注和热烈讨论。究竟应该如何看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和市场各自应在多大范围和程度上发挥作用,仍然是一个尚未完成的、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深入研究的问题。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