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汇率突然下行,坚挺的房价开始松动,影子银行体系风险初显,工业制造业景气连续回落……
在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之下,中国经济如何在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和防风险等多重目标之间寻找平衡,考验着宏观调控的艺术。有观察家认为,去年宏观调控的创新,比如合理区间论,将继续在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
减速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过去的一年中,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错综复杂形势,按照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思路,中央政府创新宏观调控,提出以“上下限”为主要内容的合理区间论,坚守底线思维,坚持稳中求进,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形势依然错综复杂,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并存。不利因素突出表现在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宏观债务水平持续上升,诸多矛盾考验着中国经济。
“十八大召开后的两三年,宏观经济整个增长态势将会比较困难。因为这一轮的改革在相当程度上讲是有收缩性的,各种各样的机制都是收缩性的。今年是相对而言比较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有一定的恢复。”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金融系主任李稻葵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经济下行的担忧在加剧。“三驾马车”无一提速,生产端产能依然过剩、短期库存压力也不小,物价下行压力继续凸显,加之信用事件不时出现,这些因素叠加一起将加剧市场对经济失速的担忧。而且,在刚性汇率政策之下,国内政策选择饱受“套利”之苦,若汇率政策不调整,经济必然趋向通缩。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刘树成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在国内外新的经济环境背景下,我国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下降的换挡期,增速下降具有惯性。由此,经济增长由过去经常冲出上限,转变为要守住下限的情况。当前,对下限的把握成为宏观调控中的突出问题。他认为,增长冲出上限,不利于转方式、调结构;而增长滑出下限,或连续在下限边缘运行,也会带来一系列新问题。因此,宏观调控“与其守住下限,不如把握中线”。
预警
局部风险开始暴露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同时,局部风险暴露的压力也是困扰宏观调控重要变量。其一,影子银行体系压力渐大,信托产品风险事件接连不断;其二,个别地区的地方偿债压力较高;其三,部分过剩产能和房地产等领域违约事件渐多;其四,人民币短期或有贬值压力。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表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中国“影子银行”总体规模不大,但近期增长较快,正谨慎应对。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中国经济当前面临五方面风险。首先是经济减速。其次,房地产行业问题突出。当前金融部门已经在对未来可能的下跌做准备。再次,产能过剩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癌症,但消减产能如何落实存在困难,而且中国还得面对为保证短期增长必须依靠投资的问题。第四,金融方面同时存在货币泛滥、贷款困难、利率偏高的现象,说明依靠政策调整已经解决不了这方面问题,必须要动大手术。最后,地方政府债务从总量上看不是问题,但局部问题较为突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今年二、三季度是城投债和信托集中兑付时间点。短期看,当前地方债务风险集中表现为流动性风险,但在经济增长中枢下移叠加局部性债务风险时,流动性风险亦不容忽视。
对于影子银行的风险,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只要稳定住银行系统,金融体系就能够保持稳定。在此前提下,对各种理财产品、信托产品,应该让投资人承担应有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