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我国创新宏观调控最大亮点:“合理区间论”

2014年03月04日15:34   来源:经济参考报

原标题:多重目标考验宏观调控艺术

  转向

  政策重心从总量到结构

  在保持政策定力的基调之下,今年的宏观政策将更关注结构调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一鸣表示,今年经济下行压力依然不小,要保持经济继续向好,就要重视从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入手,把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更高效率、更高效益的经济增长。

  “结构问题的核心不在于三大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不协调,也不在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比例低,更不是企业规模比例失衡,而是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严重非均衡,是实体经济不实,虚拟经济太虚。”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科院院长刘志彪认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主要问题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虚拟经济太虚”,主要表现为利率、汇率、资产价格和债务率的“四高”。应该通过制度创新增加高质量的金融资产供给,平抑因金融资产的长期短缺而导致的虚拟经济过火的势头。

  怎样实现从总量为主向结构调整为主?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第一、当前价格稳定为实现宏观调控从总量为主向结构调整为主转变提供了外部环境。第二、通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来实现稳增长,需要宏观调控加大对结构调整的引导力度。第三、实行以结构调整为主的宏观调控,需要计划、财税、金融这三大调控杠杆形成合力。第四、结构性调整的政策要从选择性的调整政策向功能性的调整政策转变。

  不过,虽然增长目标的重要性被淡化,但为了保证改革和调整的顺利推进,决策层对增长话题将坚持底线思维。有预测称,如果一季度增速过低,宏观政策或在二季度适度预调微调。

  摸索

  寻找增长的改革红利

  在底线思维的视角下,决策层将更加关注增长与改革的平衡,以期为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寻找到新的改革红利。

  花旗中国经济学家沈明高判断政府的思路是“守住底线,改革先行”。只要季度经济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且不出现迫在眉睫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政府就会推动实质性的改革,即使会牺牲一些经济增长。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部长余斌认为,目前,稳增长的政策措施,对保障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作用和效果越来越差。但是,如果通过深化改革,率先启动那些具有明显效益的领域的改革,将会对经济发展形成持续的推动力量。

  沈明高认为,放松投资管制、金融自由化以及财税改革将成为2014年改革的重点,同时,国企改革和城镇化相关改革也将启动。具体内容包括;负面清单将有可能推广到全国,以鼓励私人资本投资于金融、电信、能源、公用事业和铁路行业。金融改革会包括建立民营银行、扩大人民币交易区间、引入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和存款保险机制、开展合格境内个人海外投资试点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财税方面,一部分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将转交给中央政府,并允许地方政府在一定的额度内发行地方政府债。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卓元表示,中国经济目前在逐步走向稳定,但它的下行趋势还没有完全遏制住,面临着很多困难。未来还是要靠改革来找出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最主要还是深化政府改革。(记者 刘振冬 方烨)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