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叶再春:《共产党宣言》阐释了哪些基本原理

2014年02月27日16:41   来源:前线网

原标题:《共产党宣言》阐释了哪些基本原理

  05关于阶级和阶级斗争的原理
 

  “在过去的各个历史时代,我们几乎到处都可以看到社会完全划分为各个不同的等级,看到社会地位分成多种多样的层次。在古罗马,有贵族、骑士、平民、奴隶,在中世纪,有封建主、臣仆、行会师傅、帮工、农奴,而且几乎在每一个阶级内部又有一些特殊的阶层。”

  阶级和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大厦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读《宣言》,我们找不到有关“阶级”的非常明确的定义。不过,上文出现了三个概念,即阶级、等级和阶层。从字面上看,三者之间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从《宣言》内容上看,三者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比如,在论述资产阶级的发展过程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就认为资产阶级是“在封建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这些互相斗争的社会阶级在任何时候都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的产物,一句话,都是自己时代的经济关系的产物”。也就是说,阶级的存在和划分主要是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所决定的社会经济地位。
 

  “如果说无产阶级在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一定要联合为阶级,如果说它通过革命使自己成为统治阶级,并以统治阶级的资格用暴力消灭旧的生产关系,那么它在消灭这种生产关系的同时,也就消灭了阶级对立的存在条件,消灭阶级本身的存在条件,从而消灭了它自己这个阶级的统治。”

  阶级存在的条件是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当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达到极高的程度,人们的物质财富能够得到最大的满足时,阶级存在的条件就会消失,阶级也将会消失。这是由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决定的。
 

  “至今一切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这表明,阶级斗争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现象,是一个客观的存在。
 

  “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

  换句话说,社会一直是在对立的范围内发展的,在古代是自由民和奴隶的对立,在中世纪是贵族和农奴的对立,在近代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