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专家解读《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张占斌:靠改革推动中国经济稳中向好发展

2014年02月26日10:06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三、未来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还需要改革

2013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许多不俗的成绩,但未来经济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难题,有些在《公报》中有所反映,有些则更加错综复杂。如通过《公报》我们可以看到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与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还有很大的差距,城镇化任务仍然艰巨。地区投资总额的绝对值差距还很大,东部投资总额分别比中部、西部多7万亿元左右,分别是中、西部投资总额的1.69倍和1.63倍,差距依然很大。此外,还反映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速缓慢,低于GDP增速,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等问题。此外,我国未来经济还面临着资源约束、竞争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和严峻的国际形势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全面深化改革和发展解决。

从国内经济大势来说,我国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将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时期。增长速度换挡期是说,我国经济已处于从高速换挡到中高速的发展区段;结构调整阵痛期是说,结构调整刻不容缓,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要靠经济的转型调整;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主要是指,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负面影响,国家实施了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这些政策还处于消化期。这三期叠加,既有挑战,也有机遇。总体上讲,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基本判断没有变,我们自觉顺应国际国内经济大势,把握住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特征,紧紧抓住我国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处理好发展与改革的关系,向改革要动力,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不断上新台阶。

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过去的发展靠改革,未来的发展也要靠改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很多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的复杂问题,没有改革的推动,经济社会就会像一潭死水,发展就缺乏动力和活力。过去一年,我们面临很大的经济下行压力,靠改革发力,大规模减少行政审批,向地方和市场放权,完善宏观调控框架,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在改革的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既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题中之意,本质上还是要靠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释放改革红利,让城乡人民公平共享改革的成果。有人把改革和发展对立起来,是不正确的。改革和发展是相得益彰、相互促进的,那里有改革,那里就有进步,那里就有新局面,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改革创新永不停顿。

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需要改革。虽然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0%左右,我国已经是经济大国,但还不是经济强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不断改革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社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竞争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险阻,要通过改革最大限度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解决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制度上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效益,需要改革。从整体上看,当前国际经济低速增长,经济结构正在进行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方兴未艾,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多变。而我国国内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经济增长正由高速增长逐渐过渡到中高速增长的新阶段,同时又面临着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传统人口红利”逐步消失、资源环境约束严重等一系列的挑战和考验,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从“鼓励要素投入”的体制机制向“鼓励要素投入”和“激励要素效率提高”并重的体制机制转变,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实现有质量有效益的增长,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完成这些决定性的转变,要靠改革。

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突破,解决目前的突出问题和矛盾,需要改革。经过三十多年努力,比较容易、见效较快的领域和环节,改革已经基本到位,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必要性逐步凸显。时至今日,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步入矛盾叠加凸显期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由发展带来的新问题也逐渐显现。主要表现在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财税体制不顺、收入分配不合理、公共服务与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阻碍着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些问题,既涉及深层次的体制机制问题,也会引起社会利益格局的调整,阻力在所难免。但是,改革不深化就会半途而废,已经取得的发展成果就会付诸东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实现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突破,进而带动全面改革的展开。

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是要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改革开放后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市场体系和机制尚未建立健全,市场还不能有效配置资源,需要我们实施渐进式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和条件逐步形成,社会各方面也有了相应共识。当前,我国仍存在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规则不统一、市场秩序不规范、市场竞争不充分,政府权力过大、审批过杂、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的问题,影响了经济发展活力和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必须不失时机地加大改革力度,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在思想上更加尊重市场决定资源配置这一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在行动上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规则、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

当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绝不是说政府就无所作为,而是必须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提高宏观调控和科学管理的水平。发挥好政府作用,要善于底线思维,注重宏观思考,深入研究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举措和问题。要切实解决政府职能越位、缺位、错位的问题,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切实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减缓经济周期波动影响,保持宏观经济稳定,推动可持续发展。同时,提供更多优质公共服务,通过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促进共同富裕。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张占斌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