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平:不断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

张平

2014年02月13日15:26   来源:贵州日报

原标题:不断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目标新要求,从两大方面部署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新任务。军分区系统处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一线阵地,接受军地双重领导,在贯彻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职能重要、地位突出、优势明显,必须适应全面深化改革需要,以融合的理念、视野、思路,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不断提升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效益。

在首要强化军民融合思想认识上下功夫

强化责任共同意识。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实现国家和军队由富向强、由大向强的必然选择,是军地的共同责任。当前,地方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长期、复杂、多元的安全威胁与挑战。这些因素相互交织,决定了实现社会长治久安和强军伟业,必须把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体系,通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最大限度地配置和利用资源,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这既是军地双方共同的历史责任,也是艰巨的政治任务。军分区系统要发挥好桥梁纽带的能动性,在提升深度融合意识同时,带动地方树牢“一盘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理念,彻底改变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军地建设思维模式,实现富民与强军目标相统一。

强化互利双赢意识。实践证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可以从经济建设中获得深厚的物质支撑和发展后劲,经济建设也可以从国防和军队建设中获得有力的安全保障和力量支持。近几年,在探索军民融合式发展进程中,通过目标思路有机结合、资源技术双向转移、双拥共建支持配合,实现了军地互利双赢,推动了共同、快速发展。

强化发展协调意识。要解决好发展认同上的价值标准问题。军分区系统要带头高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大话旗,强化军地沟通,切实解决好绝对化、孤立化看待经济发展的认识偏颇,防止一些地方把支持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看作负担。同时要解决好发展进程中的顾此失彼问题。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要考虑区域经济实力和地区发展实际,部队各级也要科学筹划,不搞盲目加码,增加地方负担,以实际行动支援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

在努力提升官兵军民融合能力素质上下功夫

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在制定人才培养战略时,应把单一的军事人才需求融入军地视野,确保军分区系统人才培养在满足自身需要基础上,兼顾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实现人才培养的军事经济效益。要把人才强军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结合起来,充分依托社会教育资源,为部队培养高层次人才。要依靠地方科研机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等优势部门,在民兵武器装备制造、信息、通讯、高校等重点领域,搞好军民两用人才共同培养,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通过军地双向交流和地方代培等形式,走出一条“开放式培养、合作式开发”的育才路子,形成军地人才培养兼容机制。

转变人才培养方式。要改革单一依靠军队院校、教导队等完全委托式培养为军地密切配合式培养方式。军分区系统不仅要在选准选好培养对象上下功夫,而且要对地方人才培养单位提出明确的标准要求,建立军地人才培养检查考核机制。要充分利用社会上越来越多的文化、科技等培训机构,增强通用专业的标准化、融合性培养。要把地方科技成果充分运用到国防动员、网络互通、数据库建设以及教育管理、军事训练等项目上,提高官兵信息化工作含量。

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依托社会教育资源,通过人才引进、联合培养、远程教学等模式增大军队人才基础知识的融合度。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