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陶文昭: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习近平同志的科学思维方法学习札记

2014年01月13日13:32   来源:北京日报

原标题: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

底线思维:以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估计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防患于未然

底线思维就是以风险意识和危机意识估计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防患于未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注重以底线思维来分析问题,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

习近平同志提出和重视底线思维,是基于主观上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的至深传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这些为清醒的治国者所推崇。他指出,“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底线思维不是空穴来风,也是基于对业已存在和潜在的各种不利因素的分析。他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的说明时指出,“当前,国内外环境都在发生极为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国际上不可测的因素很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发生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种种风险不足为怪。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改革开放是伟大的事业,也是充满风险的事业,中央对防患于未然是一贯的。

习近平同志运用底线思维考虑各个方面的问题,阐述了一些重要方面的基本底线。他在谈到政治问题时指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他在谈到作风问题时指出,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一些人心里没有任何敬畏,行为没有任何底线,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习近平同志的底线思维是直接针对经济工作提出的。他指出,“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深刻认识和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国际经济形势,坚持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为了保证国家经济安全,必须从宏观、全局和长远战略的高度,观察、预测、分析可能遇到的风险。习近平同志还谈到其他工作的一些底线。诸如他在谈到宣传工作时指出,党性原则不仅要讲,而且要大张旗鼓讲、理直气壮讲、坚持不懈讲。不要躲躲闪闪、含糊其辞。党性原则就是底线。他在谈到生态环境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同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要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要牢固树立生态红线的观念”,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这里的“生态红线”也是底线。他在谈到对外工作时指出,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很显然,国家核心利益是我们不能退却的底线。

强调底线,就是要严防死守。底线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临界值,一旦量变突破底线,事物的性质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底线在政治上是生死线,在政治方向上,在大是大非上,丝毫不能偏离,丝毫不能动摇。底线在价值上是最低标准,要毫无例外地遵守,不可逾越警戒线。底线在发展上是最低目标,要不折不扣地完成,不能搞变通。树立底线思维,思想要清醒,态度要坚决,行动要果断。

强调底线思维,并不意味着消极应对。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忧患意识,充分看到发展中的困难、问题和不利因素,不是消极泄气,而是要避免犯脱离实际、超越阶段而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的错误,真正做到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底线是从坏处着想,是最低目标,但不是最高目标。我们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稳中求进,在此基础上争取更好的结果。

强调底线思维,并不是要束缚手脚。改革与发展总是存在风险。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关系调整。习近平同志指出,搞改革,不可能都是四平八稳、没有任何风险。只要经过了充分论证和评估,只要是符合实际、必须做的,“该干的还是要大胆干”。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个时候就要一鼓作气,瞻前顾后、畏葸不前不仅不能前进,而且可能前功尽弃。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吴斌、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