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吴井光: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

2014年01月07日15:24   来源:海南日报

原标题: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的思考

强化培训

观念落后、技能低下,是贫困的原因之一。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这是扶贫开发的根本要求。要把扶贫培训,提高贫困农民素质,促进贫困农民就业作为整村推进扶贫开发的重要内容。一是科技培训。在贫困地区农村广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技普及活动,让每一贫困农户掌握1-2项种养技术。选派科技干部到贫困乡村任职,带领和指导当地农民学科技。二是贫困村干部培训。本着“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认真策划,精心组织,选准内容,创新形式,对村干部进行培训,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更好地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三是剩余劳力转移培训。把贫困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列入全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范围,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各级扶贫部门要积极主动配合主管单位,建立转移培训机制,加快贫困地区劳务输出的服务体系建设,搞好劳务供需衔接工作,强化跟踪管理,解决外出务工人员实际困难,保护其合法权益。四是职业教育培训。继续推广我省扶贫职业教育和扶贫移民教育的成功经验,加大对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力度,完善贫困地区农民子女免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等各类教育的制度和做法,以就业为中心,面向市场开设专业、面向岗位设置课程,做到培养出来的学生送得出,用得上,能致富。继续做好做实“雨露计划”的实施工作,在扶持近万人“扶贫班”在校生完成学业并转移就业的同时,新招收一批农村贫困家庭青年接受教育培训,力争“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

加大投入

一是中央专项投入。随着扶贫标准调整、扶贫范围扩大增多,中央扶贫投入规模会越来越大,财政、扶贫等部门要多与对口部委沟通联系,争取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二是地方财政投入。省地财要把扶贫开发投入列入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额度,市县要力争将更多资源投入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以弥补地方财政投入不足。三是行业投入。政府各部门各行业要结合职能要求,将资金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四是社会投入。研究建立募集社会资金的组织协调机制,拓宽扶贫投入渠道,动员社会各界,包括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高校、科研院所以及社会组织、海外华人华侨到贫困地区投资创业、建设公益事业、开展各种扶贫济困活动。五是小额信贷投入。了解贫困农民资金需求,降低贷款门槛,缩短贷款办理时间,创新还款方式,进一步撬动小额信贷资金积极投向贫困地区农村,破解贫困农民发展经济资金紧缺难题。六是农民自身投入。一方面,引导农民用好“小钱”,开发短、平、快项目,自我滚动发展;另一方面,对政府实施的扶贫项目,动员群众投工投劳,让贫困地区农民自觉参与扶贫开发,用自己双手、靠自身力量拔掉穷根。

加强领导

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和农村贫困面较大、贫困人口较多的市县要把整村推进扶贫开发作为总揽全局的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完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加强对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作的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估。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每年组织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对目标任务不完成的单位要通报批评,限期整改。把扶贫开发与基层组织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好配强村级领导班子,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实施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最直接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坚强领导核心。加强扶贫开发调研与宣传。对扶贫开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归类总结、思考分析,找准原因,研究制定对策措施。坚持正确导向,利用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扶贫开发新政策、新成效、新经验和新典型,让更多的人了解扶贫开发工作和形势,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关心扶贫、支持扶贫和参与扶贫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海南省扶贫工作办公室主任)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姜萍萍、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