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
在刚刚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审议时表示,此次行政诉讼法修订直面我国司法工作中行政诉讼的“短板”局面,立足于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呈现出诸多亮点。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审判的“短板”、治理行政诉讼的“顽疾”,化解“信访不信法”的困境,必须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从体制机制入手,大修《行政诉讼法》,进一步强化对公权力的约束,保护公民和市场主体合法权利,排除对司法的行政干预,畅通“民告官”的渠道。
辜胜阻表示,行政诉讼是法院工作最大的“短板”,实践过程中存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
实践中,人民法院的各类审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方公权力机关的干预,但以监督各级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为宗旨的行政审判受干预的程度最为突出,行政诉讼已经成为当前司法工作中的“最短板”。当前老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是告状难,其中“民告官”案件最难,难在“立案难,胜诉难,执行难”。
据有关统计,每年因行政纠纷引发的信访案件高达400至600万件,选择行政诉讼程序解决的只有10万件左右;而仅有八千多万人口的德国,每年的行政诉讼案件就达20至30万件。更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这10万件已经立案的案件中,只有27.21%的案件得到实体裁判。这些得到实体裁判的案件中,仅有不到10%的胜诉率。由于基层法院受行政机关过度干预造成行政审判不公正或行政机关拒不履行行政判决等原因,行政案件“判后必上诉”现象屡见不鲜,行政诉讼上诉率和申诉率长期居高不下。
2011年,全国行政案件的上诉率达到了创纪录的72.85%,分别是刑事和民事上诉率的6倍和2.4倍。行政案件申诉率也高达8.5%,是刑事案件的6倍和民事案件的6.3倍。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就是老百姓“信访不信法”、“信上不信下”,大量本该通过诉讼终结的纠纷都涌入信访部门。
相关专题 |
· 辜胜阻专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