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周民良:丝绸之路经济带应朝连接亚欧两个大陆方向努力

2013年12月24日15:13   来源:中国发展观察杂志社

原标题:多方努力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习近平总书记9月7日在哈萨克斯坦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倡导创新国家之间合作模式,采取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方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习近平总书记的倡议,引起各国的强烈反响,也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好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进一步明确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将成为未来对外开放的重点内容之一。积极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不仅有利于中国与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国家之间的往来,也会极大地带动和促进我国的西部大开发。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丝绸之路模式在新时期的高水平再现

  丝绸之路通常是指从中国历史古都西安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陆上商业贸易路线。这一路线起自西安,跨越陇山山脉,穿过河西走廊,通过玉门关和阳关抵达新疆,沿绿洲和帕米尔高原通过中亚、西亚和北非,最终抵达非洲和欧洲。应该说,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与两个人有很大关系:一是以行而知之著称的张骞,其出使西域的探索曾被誉为“凿空之旅”。尤其是,第二次出使西域还带去大量的丝绸,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象征性商品。显而易见,西域路线的开通,密切了中国与中亚、西亚甚至非洲与欧洲之间的经济往来。第二个人是以言而知之著称的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李希霍芬曾经在中国进行过考古调查,对于中国与西域联系路线的重要性有着深刻认识,并于19世纪70年代将中国与西域之间的联系通道命名为“丝绸之路”,这一言简意赅且极富想象力的表达,被学术界乃至社会各界广泛接受。

  的确,传统意义上的丝绸之路筑起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商业联系通道。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胡椒、胡豆、菠菜、黄瓜、石榴等都通过丝绸之路传到中国,丰富了中国国民的菜篮子与果盘子。除此之外,一些鸟类、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也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也都融入中国国民的日常生活之中;而中国的铁器、金器、银器、镜子、丝绸等,则通过丝绸之路输往西方。中国的丝绸辗转到欧洲,曾经一度贵比黄金。希腊、罗马人称中国为赛里斯国,称中国人为赛里斯人。所谓“赛里斯”,就是“丝绸”之意。有趣的是,西域乃至西方的宗教文化,也都通过络绎不绝的商旅传到中国,而中国的儒教文化却没有传到西域。只是,由于通往西域道路的艰难险峻、西域各国之间的势力争斗、古代信息传播、沟通与联系的不便,无疑影响到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贸易往来。随着中国经济重心转向东南沿海和海上通道的开拓,陆上丝绸之路的相对衰落不难想见。

  往事越千年。进入21世纪以后的今天,原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也在苦苦寻求新的发展道路。而中国在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以后,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制造”赢得世界的信赖,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之中。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将使中亚地区融入中国从而融入世界发展潮流中,扩大中亚地区各国的对外开放,给中亚各国带来新的机遇。当然,由于以往发展基础的局限,中亚与中国之间的经济联系可能还会重演千年前的分工格局:中国向中亚提供制成品,中亚各国向中国提供原料和原材料,但这种格局是中亚各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要知道,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初,也曾向国际市场大量提供原料和原材料。但是,只要开放,将会形成更合理的分工格局,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与合理配置。无论对中亚还是对中国,会形成双赢或者多赢的效果。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万鹏、谢磊)
相关专题
· 《中国发展观察》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