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院力推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以司法公开为突破口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的思路已然明晰
连日来,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公开上频出新招。
11月21日,最高法院官方微博、微信同时开通。截至发稿时,其微博粉丝数已经超过24万人。
11月26日,“3Q大战”上诉案在最高法院开庭审理,电视、广播、微博等媒体直播了庭审过程,引发广泛关注。
11月27日,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在深圳举行。会后,《关于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外发布。
12月4日,最高法院举办“12·4”公众开放日活动,邓飞、石述思等网络大V“零”距离旁听庭审,并与新闻发言人孙军工互动交流。
专家指出,最高法院对司法公开的强调绝非偶然。《意见》已经给出了清晰的思路和路线图:打造审判流程公开、裁判文书公开、执行信息公开三大平台,以司法公开为突破口推进司法改革、促进司法公正。
“要克服畏难情绪,摆脱面子思想,不怕群众‘挑毛病’,不忌讳法官‘出洋相’”“要彻底摒弃司法神秘主义,树立司法自信,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大大方方、真诚坦率地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和监督”,最高法院院长周强在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上的表态,令人期待。
审判流程随时查:压缩信息寻租空间
不少打过官司的当事人都有这样的直观感受:案子交到法院以后就没有下文了,审理期限是多久、承办法官是谁都不知道,只能等待。
深圳中院在几年前便开始推行“网上审务公开”,有效化解了难题,保障了当事人知情权。当事人不需要一趟一趟跑法院,也不用翻来覆去找法官,只需访问深圳中院的网站,在“诉讼案件进度查询”栏目中输入案号,就能查询案件的立案、开庭、合议庭成员、审理期限、结案归档等30多个具体节点信息。
深圳中院等地方法院的探索将被推广到全国——最高法院着力打造的三大平台中,审判流程公开平台位居首位。最高法院提出,利用网站、电话语音系统、手机短信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公众提供全方位、多元化、高效率的审判流程公开服务。
按照规划,这个平台建好后,从案件受理当天开始,当事人凭密码就能从审判流程公开平台获取案件名称、案号、案由、立案日期等立案信息,合议庭组成人员、承办法官与书记员的姓名、办公电话,送达、管辖权处理、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情况,庭审时间、审理期限、审限变更、诉讼程序变更等审判流程节点的全部信息。
此外,各级法院还将推进诉讼档案电子化,以视频、音频、图文、微博等方式及时公开庭审过程,对庭审活动全程进行同步录音录像,逐步实现“每庭必录”。
“法院对案件的立案、庭审、调解、宣判等诉讼全过程,都应当依法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最高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建立完善统一的审判流程信息公开平台,就是为了增加审判透明度,最大程度压缩信息寻租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