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闭幕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此前,中国涉及国家安全的党政机构有中央政法委、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国家安全部等。在20年前的1993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行了国家安全法、1994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细则,中国的国家安全进入法制化轨道。
尚在筹备中的中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尚未揭开神秘面纱。但知情人认为,这表明了中央领导层全新的国家安全战略,中国的国家安全格局,也将发生变化。
12日晚,国防大学教授徐辉从新闻上获悉了中央决定设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消息。对此他并未感到惊讶,在他看来,设置国家层面的安全委员会,已是大势所趋。
此前,包括他在内的很多学者曾建议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在学者看来,中国已经到必须建立维护国家安全机制的时候了。
中国第五大国家机构?
昨天,有实名认证微博称,常设机构中,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成我国第五大国家机构。但是这条微博后被删除。
此前,在常设机构中,党委、政府、人大、政协被称为四大班子。虽然“第五大国家机构”的说法未经证实,但是各方普遍认为,这将是一个高规格机构,将统领中国的国家安全事务。
在机构设置上,军事科学院世界军事研究部副部长罗援称,从中央的重视程度上看,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级别不会低于中央国家安全领导小组,负责人很可能会是国家最高领导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军事学者表示,由于国家安全委员会的职能将涉及军队、武警、公安、国安等多个机构,它很可能由党中央直接领导,成为党中央直管机构。国家安全委员会成立后,各个地方也会设立相应机构,统筹各地安全工作。
在中国现代国际关系学院反恐研究中心主任李伟看来,委员会应该是一个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各部门涉及国家安全的相关工作。
徐辉认为两种情况都是可能的,如果国家最高领导人担任负责人,委员会将是一个有关国家安全的最高决策机构,组成成员可能包括涉及国家安全的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如果由某位其他高层领导牵头,成员包含涉及国家安全的各部委主要负责人,委员会将是一个决策咨询机构。在它之下,可能会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负责与各部门沟通协调,汇总信息提供建议。
“至少是一个高于一般智库的最高咨询机构。”徐辉说,它会有两项重要任务,制定全方位的国家安全战略,处理重大危机事件和维护国家安全。
多个机构曾“各自为战”
现有中央党政机构中,名称中有“国家安全”字样的有两个:中央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和国家安全部。
“小组”设立于2000年,负责对外事、国家安全工作领域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与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对外安全。
根据公开资料,小组由国家主席、副主席担任正副组长,成员包括负责涉外事务的副总理或国务委员,以及外交、国防、商务、公安、国家安全、国台办、港澳办、侨办、国新办等部门负责人,以及党和军队系统的相关负责人。
国家安全部很少出现在民众视野。
这个机构成立于1983年,是一个对内机构,负责侦办刑法中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例如,泄露国家机密、叛逃、间谍等案件,可以行使侦查拘留、逮捕等职权。重庆市原副市长王立军叛逃案件,就由国家安全部门侦办。
实际上,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机构远不止这些。中央政法委、公安部、外交部、国防部等部门,还有国家反恐小组、中央海洋权益工作领导小组等。
一位军事学者告诉记者,由于国家安全相关部门众多,目前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一定程度上存在“各自为战”的问题。比如在情报判断上,有可能出现国防部门和国家安全部门不一致的情况,如果缺乏有效沟通,会导致决策效率低下。
“当前各个部门‘术有专攻’,缺少一个强有力的国家安全事务核心机构统筹分析、协调。”这位学者说,亟须一个超部门、权威性的机构,协调多方力量,高效工作。
“协调不够,可能造成很大的被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表示,必须是国家层次的委员会,才能克服和排除利益集团对决策的干扰。
国防大学教授李大光认为“条块分割”的问题将得到解决,不通气和不协调也会消除,届时国家安全委员会将成为国家安全事务决策和协调的中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