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近年来,社会上似乎形成了一种“常识性”看法,即认为中国的深化改革将越来越受到既得利益的阻碍。但凡改革遇到阻力或进展缓慢时,但凡改革成效不尽如人意时,但凡改革发生偏差时,人们很自然地都将矛头指向既得利益者,认为其在从中作怪。但当我们问及谁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与深化改革有怎样的逻辑关系时,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既得利益,是一个不能回避的话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够的课题。探讨如何突破既得利益对改革的负作用,关键要对既得利益有一个清晰认识与理性态度。为此,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历时半个月,面向5000多位公众进行了问卷调查,围绕谁是既得利益者?如何认识既得利益?既得利益能否成为深化改革的推动者?下一步改革将会触动哪些既得利益?如何突破既得利益阻挠等问题展开讨论。
一、五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既得利益”是一个“贬义词”
当问及“提到既得利益,您的第一感知如何”时,五成以上被调查者认为“既得利益”是一个“贬义词”(50.67%),三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中性词”(35.24%),一成多的被调查者认为是“褒义词”(11.16%)。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公众普遍反感既得利益及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字面意义是指人们已经获得的某种法定的利益或权益,本来只是个中性词。抗战时期,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政府第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布告》中就用过这个词汇:“凡在国内和平开始时,属于边区管辖地域内,一切已经分配过的土地房屋和已经废除过的债务,本府本处当保护人民既得利益,不准擅自变更。”这里的“既得利益”并无贬义。专家指出,“既得利益”带有贬义色彩,是从苏东剧变之后慢慢演化的。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频频指责既得利益阻挠改革,使其越来越呈现负面情感色彩,其在多数公众心中自然也成了贬义词。
在问到“30多年改革开放大家都从中获利,每个人都是既得利益者,您是否认同这种观点”时,共有将近九成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认同”(33.33%)和“不认同”(51.67%)。
这一结果再次表明大家都不太愿意跟这个词沾边,公众对既得利益存在负面认知的倾向。客观讲,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从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获得了不同程度的好处和利益。有专家指出,既得利益是一种客观存在,对此也不必过于敏感。因为只要有利益、资源,就会存在不断调整配置的过程,所以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都可能形成既得利益。
不同群体对既得利益有不同的理解,通过梳理被调查者意见可以发现,大多普通公众心中所理解的“既得利益”,主要是指那些仰仗公共权力或资源而获得的既得利益。以下这个有趣的调查发现或许从一个角度呈现了“既得利益”内涵的多样性:在调查中,体制外的公众大多认为“体制内的普通职工是既得利益”,而问及体制内的普通职工,他们却异口同声地否认。原因并不复杂,身在体制内的人,获得了目前社会双轨制下可以享受的不少好处,如养老、医疗、住房等福利,公众将其划为既得利益者理所当然。但对于体制内的普通职工而言,拿着饿不死也撑不着的工资,自己不过是生活在社会夹心层中的人罢了,怎么可能是既得利益者呢?
二、谁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部分垄断国企高管位居第一
谁是真正的既得利益者?调查发现,排在公众心中前五位的既得利益者有:具有资源垄断特点的国有企业中的部分中高层管理者(68.09%),党政机关一些具有实权的官员(67.43%),通过占有资源等发家的部分企业家,如房产商、煤老板等(66.45%),资本市场中的部分金融资本操盘者(62.51%)以及事业单位中掌握资源的部分群体(57.16%)。
分析调查结果,公众之所以认为上述群体位居既得利益主体前列,主要是由于这部分群体手中握有比较稀缺的资源,依靠这些资源他们往往能够首先获得其他人得不到的利益。如调查中得票率最高的既得利益者——垄断国企中的部分中高层管理者,他们在国企改制过程中,拥有较多股份,且享受着比普通企业职工高得多的薪酬待遇,自然会被认为是既得利益者。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公众心中既得利益者的获利方式往往与政策和制度安排有关。虽然上述几个群体得票率较高,但并不表示上述群体中的每个个体都是既得利益者,也不能说明他们获得的既得利益是违法或违规的。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客观上会分化形成不同的利益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利益格局不断调整,因相关改革不到位或体制机制不完善,许多人抓住或利用这样的机会获取了利益,只要这种利益获得没有违背法律,就应该得到基本尊重和认同。我们必须承认不同利益群体的客观存在,也应该允许不同利益群体有机会充分表达各自的利益诉求。
破除既得利益对改革的阻挠,其前提是承认曾经合法取得的既得利益,这样才能寻得最大公约数,凝聚最大力量深化改革。但我们决不允许一些既得利益群体通过或明或暗的途径控制经济、社会、自然乃至政策资源,为小群体的利益而断送整个社会的发展。
相关专题 |
· 《人民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