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张维为:从国际政治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多重困境

2013年10月16日08:36   来源:《求是》

原标题:从国际政治实践看“普世价值”的多重困境

  实践困境:从“阿拉伯之春”到“阿拉伯之冬”

  2010年底开始,西亚北非阿拉伯国家发生一系列以“民主”为号召的反政府运动,波及突尼斯、利比亚、也门、埃及等国,多国政权被推翻。这场政权更迭潮被西方媒体称为“阿拉伯之春”,它们高呼“一个新中东即将诞生”。但仅仅过去两年多时间,“阿拉伯之春”已变成“阿拉伯之冬”:利比亚内战后,各部落拥兵自重,整个国家陷入了失控状态;突尼斯经济受到重创,国内世俗化和伊斯兰化势力持续斗争;也门经历了部落间战争、教派间(逊尼派和什叶派)战争、政府军与“基地”组织的战争,不排除还可能爆发南部独立战争。

  作为中东地区大国,埃及跌宕起伏的经历更引人注目。2011年初反政府示威浪潮使长期执政的穆巴拉克总统下台。2012年大选,穆斯林兄弟会穆尔西上台,但世俗派与伊斯兰派的争执没有因举行选举而减少,恰恰相反,两大派矛盾不断加剧,双方均不愿意妥协。政权更迭带来的持续动荡,重创埃及经济,不仅资本外逃,企业关闭,工业生产严重下滑,而且物价飞涨,犯罪率飙升。2013年7月,军队废黜了民选的穆尔西总统,导致新的混乱和动荡,世俗派和伊斯兰派斗争愈演愈烈,爆发大规模流血冲突,前景不容乐观。

  综上所述,“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波及的国家,都经历了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其实,这种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是可以预期的。首先,西方“普世价值”模式根本解决不了这些国家的深层次问题:既解决不了前苏联国家的民族矛盾、地区矛盾和经济困境,也解决不了阿拉伯世界的人口爆炸、贫穷和经济结构问题。推动“普世价值”模式反而使这些国家陷入动荡,使原本就分裂的社会更加分裂,使它们面临的各种问题扩大化、复杂化和持久化。

  其次,国家是一个包含了政治、经济和社会三个层面的有机体,“普世价值”导向的政治变革,最多只能触及这个有机体政治层面的某些变革,另外两个层面的改变则难以实现,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在世界各地推行的“普世价值”模式,最终都“水土不服”,一个接一个失败。

  第三,国际政治实践表明: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政府如果不能凝聚全社会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共识,并在此基础之上推动符合民情国情的政治变革,而是把解决一切问题的希望都寄托于所谓“普世价值”和“民主化”,则其成功的概率为零。这种单向度的政治变革只会使民众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而政府永远满足不了这些期望,结果期望转变成失望,而且是具有巨大破坏力的失望,从而使社会陷入动荡,经济走向凋敝,甚至整个国家都可能走向解体,最后只能靠西方大国来收拾残局。这大概也是这些西方国家本来的意图,而且它们会继续以支持“普世价值”为名,拉一派,打一派,使这些国家陷入持续的内斗,最终整个国家只能成为它们的附庸,永世不得翻身。

  好在今天的中国已经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我们可以自信地审视所谓的“普世价值”带来的各种问题和困境,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地走自己的成功之路,同时我们也为那些因迷信“普世价值”而陷入动荡的国家和人民祈福,衷心期待他们在经历了严重挫折之后,汲取教训,大胆探索,最终找到符合自己民情国情的发展道路,实现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朱书缘、谢磊)
相关专题
· 《求是》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