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媒介,音乐是超越国界的艺术语言。
中国声乐艺术扎根于中华民族沃土,渗透着浓郁的中华民族风尚和感情,从本质上折射出我们的国家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我于1963年开始从事声乐教学,至今已有半个世纪。在此期间,声乐教学成为我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深深地爱着这份教学事业,难以释怀,更无法割舍。
1
声乐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其探索的过程往往遵循“先行后知”的规律。因此,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我个人也不断探索、研究、总结、积累,逐渐将自己在教学中获得的启发、感悟梳理成了具有一定系统性的声乐教学理论。
在民族声乐宏观发展方向上,总结得出应该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在民族声乐人才选材与育才方面提出了“声、情、字、味、表、养、象”七字标准;并反复实践得出“三个阶段”理论,此为声乐学习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客观规律。
在实践教学中,我逐渐总结得出“启发式感觉教学”、“反向平衡”、“辩证教学”、“整体教学”等教学方法与原则,以及“混声唱法”、“歌唱平衡”、“腔圆字正”、“U通道”、“支点”、“三种口型对应三种通道”等解决歌唱技巧的多种方法,突破了传统声乐教学模式的诸多“框架”和局限。
这些成果付诸实践教学后,从根本上解决了我国声乐演唱领域中普遍存在的掐、挤、捏、浅、白等问题,使学生音色统一、音域拓展,歌唱能力明显提高。从而,在短时期内解决了声乐训练中的诸多技术难题,获得了高层次声乐人才的高成才率,并且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带动了全国民族声乐的发展。
从现在的声乐发展来看,我们的民族声乐教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成才效率高,培养人才的周期缩短;第二、培养出来的歌唱家普遍音域宽广,高低声区音色衔接自然统一;第三、音色丰富,能针对学生歌唱条件将其最好的音色开发出来,并能根据不同的作品调整音色;第四、音量大,歌唱寿命延长;第五、歌唱能力强,涉及曲目广泛,既能适应难度大的创作歌曲、歌剧,又能演唱多个民族的、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民歌;第六、语言清晰,能表现出中国语言独特的魅力,表达出不同感情色彩的语气等等。从教学效果来看,我们的声乐教学理论是成功的,我们的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多年来,我还注重优秀教材的扩充,力求在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的基础上兼顾共性与个性,出版了多部声乐教材、专著、音像制品,如:《金铁霖声乐教学曲选》、《金铁霖声乐教学文集》、《金铁霖声乐教学艺术》、《桃李芬芳的季节——金铁霖学生音乐会》、《金铁霖声乐教学访谈录》等等,其中多部教材一经出版,十分畅销,多次重印,成为国内艺术院校通用教材。
此外,我还应邀通过计算机网络和电视等现代传媒手段,多次举办民族声乐专题讲座,为推动和促进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普及和健康发展,尽自己一份绵薄之力。
2
现在,我已年过古稀,仍坚持奋斗在教学第一线,教授的学生近20名,有本科生、硕士生,还有博士生。为此,有的人并不理解,而我已然无法停止前行的步伐,因为我心中有一个“中国声乐梦”——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学派,把中国的声乐推向世界,让中国的声乐在世界音乐之林中独树一帜。
2011年,我在第五届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上提出了“中国声乐”这个概念,来概括现阶段与未来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整体形态,并阐述了自己的想法。
长期以来,大家都是以“民族、美声、通俗”三种唱法来概括我们的声乐演唱形式。然而,对这种提法,声乐界曾不断传来质疑声。比如:殷秀梅、蒋大为、佟铁鑫等人,他们自己就说“我们既不是美声唱法,也不是民族唱法”。就此问题,我本人进行了长期而深入的思考:现阶段,我们所教授的学生驾驭的作品风格多样,演唱形式十分丰富,既有民族、美声、通俗、原生态唱法,也有戏曲、曲艺、音乐剧的唱法,还有民美、美民、民通、美通等唱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民族、美声、通俗”的提法,已经远不能涵盖现阶段中国声乐演唱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而“中国声乐”这个命名涵盖的内容丰富而广泛,能够容纳中国声乐艺术的各种演唱形式,比较准确、恰当地涵盖了中国声乐种类繁多的现状,同时,也将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整体的角度来思考。因此,在我提出这个命名时,引起很多专家同仁的共鸣。
整体来讲,中国声乐艺术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和发展的地方,因为我们起步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亦属正常。目前,要想迎头赶上,使中国声乐艺术走向世界,我们不仅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时间,向民间学、向国外学,把好的东西继承、吸收,使我们的声乐艺术不断壮大,而且要根据我们的实际情况,选择一条适合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道路——构建中国声乐学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展现“中国声乐”魅力。
总而言之,中国的声乐教学要坚持“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立足本民族,科学施教,讲究艺术,紧跟时代,贴近百姓,反映生活,努力创造出更多更好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较高艺术水准和鲜明民族特色的优秀声乐作品。这样,我们的声乐艺术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
相关专题 |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党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