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社区        注册

中华文化: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8·19重要讲话精神

2013年09月25日16:21   来源:湖北日报

原标题:中华文化:民族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

共同价值

是民族发展壮大的重大贡献

一种优秀文化不仅应当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风格气派,更应当体现出世界意义,能够在人与人之间、家与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乃至于国家与国家之间,架起平等友善和谐的文化桥梁,实现互惠共赢。从世界范围看,儒家提出的“仁义礼智信”观念具备了这种价值。

据学者研究,“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其本义是爱人、推己及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人是光明磊落的正直忠勇之士,而不是巧言令色的溜须拍马之徒。

义作为中华传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其含义是威仪、适宜、公平、正义等。义是评判人们行为的基本价值准则,所谓“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义以仁为遵循标准,合乎仁则为义,否则就是不义。如孟子所说:“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礼是人们在家庭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的道德秩序与规则。儒家认为礼是立国的根本,也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起着“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的作用。礼也是仁的外在表现,所谓“内仁外礼”,“克己复礼,天下归仁”。只要人人遵守礼,就可以“礼达而分定”,国家便可长治久安;反之,弃礼而不用,或不遵守符合自己身份地位的行为规范,便会出现悖逆行为,“礼不行则上下昏”,国家就难以治理了。

智的含义是聪明智慧、明智理智、明辨是非。儒家认为,智与仁关系密切,是实现仁的重要前提和途径,并将智、仁、勇并称为人生“三达德”,所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智是个人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礼仪、认识世界的基础,人们之所以能守仁遵礼重义,前提在于通过智对仁、礼、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和掌握。

信的本义是诚实守信,所谓“言必信、行必果”。儒家要求人们在行为准则上做到“主忠信”、“谨而信”,“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认为“敬事而信”是贤者应有的美德,将诚信当作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同时,“民无信不立”,信也是“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立政之本”。

不可讳言,“仁义礼智信”是我国封建宗法社会长期以来形成的价值观,其主要目的是为维护封建社会统治秩序服务的,如“三纲五常”、“爱有等差”,以及“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等封建纲常名教的影响也同时存在。但笔者认为,“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文化观念形态的东西,只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完全可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而且可以成为世界文明准则。如仁者爱人、执政为民,公平正义、遵纪守法,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明辨是非、追求真理,责任担当、诚实守信等等。毫无疑问,进行这些方面的文化滋养,并将其融化于物质文化生产和社会建设之中,形成文化标志和品牌效应,对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重要价值,将是古老的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发展的重大贡献。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杨丽娜、程宏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热点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