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牢记经济特区使命 写好“先行先试”文章
改革开放30年厦门的探索与实践
彭国华 杨学博
2013年07月26日15: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厦门是改革开放之初我国首批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创办经济特区以来,厦门在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福建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牢记并认真履行经济特区承担的改革“试验田”、开放“窗口”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排头兵”的重要使命,坚持解放思想,锐意改革创新,注重真抓实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从一个半封闭的海防前线小城发展成为一座生机勃勃的现代化滨海城市。

历程和成就:立足实际、艰苦创业,着力推动发展方式转变

改革开放之初,厦门经济底子薄、总量小,是一个典型的海防前线城市。在创办经济特区的过程中,厦门人立足实际、艰苦创业,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取得重大进展:利用外资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产业结构从单兵突进向协调发展转变,工业布局由分散向集中转变,城市建设由单纯扩张规模向城乡统筹发展转变。

大胆吸引外资,初步形成以工业为主、工贸结合、各业综合发展的外向型经济格局。1981年10月15日,湖里出口加工区破土动工,标志着厦门开始了建设经济特区的艰辛历程。在没有现成模式和经验可循、缺乏财力支持的情况下,厦门按照中央关于办经济特区的总体要求,把中央对经济特区的特殊政策与厦门的实际有机结合起来,按照“以侨引台、以港引台、以台引台、台港侨外并举”的思路,大胆吸引外资、侨资、台资、港资,设立“三资”企业和台商投资集中区,着力引进外资修建基础设施,迅速壮大经济总量、扩充经济规模,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加快市场取向改革,构建现代市场体系。进入20世纪90年代,厦门在深化对外开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建设,大力推进以市场为取向的改革:着力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财税、外贸、外汇、投资、价格等新旧体制的平稳过渡;开辟生产资料市场、产权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科技市场,形成比较配套的要素市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培育电子、机械、化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光电、软件、动漫、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积极引导外商投资技术先进型、出口创汇型企业。同时,更加注重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能源节约,形成并不断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性的经济发展格局。

着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新世纪新阶段,厦门顺应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以建设海峡西岸科学发展先行区和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区为契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把工业化与城镇化结合起来,通过推动几个大型工业集中区建设,形成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产业集群,全面加快城镇化进程;坚持把经济发展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结合起来,实现产业发展由以生产为主到产学研并重转变;坚持把发展工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结合起来,以发展现代工业为重点,通过工业的快速发展,带动第三产业,提升第一产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层次上协调发展。

厦门经济特区建设27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1981年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由7.41亿元跃升到1387.85亿元,年均递增18%;财政总收入由1.95亿元跃升到348.44亿元,年均递增22.3%;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482元提高到21503元,年均递增15.7%;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264元提高到7637元,年均递增13.8%。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次产业结构由26.5:51.6:21.9调整为1.3:53.1:45.6。厦门还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国际花园城市”等称号以及“联合国人居奖”。

(责编:万鹏、朱书缘)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