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的新突破——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记者 张怡恬
2013年07月25日14:51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访“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

●突破一:对社会保障的发展理念达成共识

●突破二:对社会保障发展的现实条件和基本任务有了深刻认识

●突破三:在破除社会保障资金瓶颈方面提出了现实途径

●突破四:深入剖析了社会保障发展的国别特征

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2007年5月,200多位专家学者参与的“中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研究”项目(以下简称项目)启动。项目旨在从理论层面绘制我国社会保障发展战略蓝图,为我国社会保障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依据。经过两年时间,项目研究取得了哪些成果和突破?记者日前采访了项目负责人、中国人民大学郑功成教授。

记者:10年前,包括社会保障理论界的很多人认为,搞理念研究不如搞具体的方案设计或保险精算更有价值。但事实证明,明确理念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顺利进行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条件。您最近主笔的项目核心成果报告,对社会保障发展理念进行了全面梳理,明确提出了公平、正义、共享的发展理念。可以说,这是报告的一大亮点。

郑功成:理念研究属于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理念不明确,目标就不明确,学术研究成果再多也难以付诸实施、造福社会。所以,对社会保障发展理念的科学界定是社会保障理论和实践健康发展的基础。经过深入研究和严格论证,我们发现,只有用公平、正义、共享理念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才能符合这一制度的本质规律,才能全面、充分地发挥这一制度的功能作用,也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整体以及制度自身效率的提高。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不是虚的,可以通过明确六大原则赋予其实实在在的内容:保障普遍性原则、制度统一性原则、互助共济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与弱者优先原则、政府主导与责任分担原则。几年前,学术界还在对发展社会保障应坚持效率优先还是公平优先而争论不休,今天,社会保障发展应坚持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已在学术界达成共识,这堪称我国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和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

记者:虽然中央已经明确了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方向,但要不要建立全面的社会保障体系仍是一个在学术界颇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

郑功成:对这个问题给予深入解答,是项目研究的又一个着力点。公平、正义、共享的理念告诉我们要建设造福于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但这个体系具体来说是什么样子,则要根据我国的现实条件来设计。在过去两年里,我们到北京、广东、甘肃等11个省市开展调研,对我国现实国情有了比较准确的把握: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开始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的时代,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转变;从不同群体或阶层利益分割的时代,向城乡居民普遍受惠的时代转变;从共同贫穷以及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向共同富裕的时代转变;从着力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向民生需求全面升级的时代转变;从依靠低劳工成本获得竞争优势的时代,向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时代转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成就的现实条件下,建立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人民的所思所盼,是十分必要的社会投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与安全投资,是国家走上健康、文明、可持续的现代化之路不可或缺的维系与促进机制。现在正是建立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好时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当前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任务,建设公平、全面而无漏洞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未来的发展方向。

(责编:方蕊娟、谢磊)

相关专题
· 人民日报理论部编者文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