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从经费投入看如何促进大学教育机会公平
2013年07月24日10:00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原标题:从经费投入看如何促进大学教育机会公平

生均经费地区差异变大: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财政能力的影响。

从“生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看,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越多“生均预算支出”就越多。因此,“生均预算支出”的多少受到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财政供给能力强的省份通常“生均预算支出”也较多。

人均GDP高的省份通常财政收入水平也高,财政收入水平高的省份财政支出的水平也较高。虽然政府对于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有财政性转移支付,可以提高这些省份的财政支出水平,但是总体来说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财政收入和支出水平,从而决定财政性高等教育经费水平。

第二个原因是高校扩招的影响。

从“生均预算支出”指标的计算公式看,高校在校生数越多则“生均预算支出”就越少。从变化趋势来看,高校扩招使得在校生规模变大(即分母变大),从而使得“生均预算支出”变小。

从全国的情况来看,1998-2005年间,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增速的年平均值为24.3%。由于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支出没有同步快速提高,因此“生均预算支出”出现逐年下降的趋势(1999年例外),由1998年的8529元下降到2005年的5941元。

在各省份高校扩招过程中,存在着“越穷越扩招、越扩招越穷”的马太效应现象,即:越是“生均预算支出”水平低的省份,扩招速度越快;而扩招速度越快,则“生均预算支出”水平就越低。因此,1999年高校扩招后“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不断扩大,到2005年达到峰值。“越穷越扩招、越扩招越穷”进一步拉大了地区之间的“生均预算支出”差距,“生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验证了这一判断。1998年“生均预算支出”的极值比为3.41,即最高值是最低值的3.41倍;到了2005年,极值比上升至11.57,两极分化现象严重。

不过,2005-2010年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数增速的年平均值降低为7.4%。很多省份的扩招速度都进行了调整,1998-2005年间高校在校生数增速最快的16个省份中有一半(8个)增速降低到全国平均值以下。因此,“十一五”期间“生均预算支出”的地区差异没有出现显著的扩大趋势。

第三个原因是毕业生流动的影响。

各地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既受财政供给能力的影响,也会受到投资意愿的影响。毕业生的流动状况会影响地方政府的高等教育投资意愿。从生源地毕业生的流动状况来看,如果某个省份是毕业生净流出的,那么就意味着教育财政经费的流失。毕业生净流出的规模越大,教育经费的流失数量就越大。因此,毕业生净流出的省份对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的积极性相对较低。

从2004-2008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的状况来看,东部地区11个省份中除河北和山东外,其他都是净流入。中西部地区中,除西藏、新疆和云南外,其他都是净流出(新疆和云南在个别年份也是净流出)。因此,高校毕业生流动模式总体而言是由中西部内陆地区向东部沿海地区流动。以2008年为例,全国普通高校的“生均预算支出”为8242元,一个本科生四年的“预算支出”大约为3.3万元。对于各省份来说,每流出一个毕业生,就意味着损失3.3万元“预算经费”。如果考虑每个流出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全部培养成本,以及本地生源流出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培养成本,则损失额更大。对于中西部地区的政府而言,本来财政供给能力就弱,加之流动引起的财政经费的损失,因此他们的投资意愿就更小了。

(责编:杨丽娜、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