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抗大各分校的情况
抗大第一分校于1938年12月在陕西省延长县组建,先后转战华北、山东,在敌后办学7年多,为军队和地方培养干部2.4万余名。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奉命进军东北,改为东北军政大学第三支队。第一分校是抗大分校中创办最早、历时最长、培养干部最多、办学成绩显著的一所分校,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敌后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敌后办学的先锋”。
抗大第二分校于1938年12月成立,1944年3月撤销建制,历时5年多,共培养了2万余名干部,在晋察冀抗日武装力量的建设和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三分校是1937年7月抗大总校离开延安挺进敌后办学时,留下一部分教职学员组建的。1941年11月与军政学院第三、四队合组为军事学院,至1943年3月编入抗大总校。尽管开办时间不长,但由于在延安环境相对安定,第三分校得以保持正规化教学秩序,培养了2600余名具有相当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为八路军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四分校于1940年3月在豫皖苏边区创建,在淮北洪泽湖畔发展,1945年抗战胜利后结束,是新四军中成立最早、历时最长的一所分校。它吸收华中和江南的知识青年,在江淮平原的艰难条件下坚持办学,共培养了近5000名干部,为新四军第四师和豫皖苏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大第五分校是在1940年11月,由新四军江北指挥部军政干部学校、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干部学校、新四军皖东干部学校于江苏盐城合并组建。1941年4月,抗大总校第二华中派遣大队与第五分校会合,加强了该校的力量。陈毅、黄克诚、吴胜坤、洪学智、赖传珠、冯定、谢祥军、余立金、薛暮桥、张兴发、王信虎、贺敏学、唐克等担任过分校领导工作。1941年10月,该校编为“华中抗大总分校”。并组建新的抗大第五分校。1942年底,部队精简,抗大第五分校停办。1944年夏,恢复抗大第五分校。日本投降后,该校改编为新四军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独立旅。第五分校先后培养了近5000名军政干部,为新四军的发展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巩固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六分校正式成立于1940年11月,1943年冬结束,在太行山区十分艰苦的条件下,培养了数千名干部,为坚持太行山抗日游击战争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抗大第七分校于1941年7月在晋西北兴县创办,1943年转移到陇东地区,1945年11月结束。第七分校转战于黄河两岸,历经艰辛,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坚持一面学习,一面生产,通过教育训练和劳动锻炼,为八路军培养了大批年轻干部。
抗大第八分校于1941年5月以新四军第二师军政干部学校为基础创办,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后结束。第八分校共举办4期,培养学员约2000人,为新四军第二师的发展和皖东抗日根据地的建设作出了贡献。
抗大第九分校于1942年5月由抗大苏中大队改编成立,1944年夏改为“苏中公学”。它是在苏中敌后抗日游击战争条件下,坚持一面战斗、一面教学,以战斗保卫学习的一所分校。第九分校在近3年中,共办了5期,为新四军第一师、第六师和苏中、苏南抗日根据地培养了3300余名军政人才,特别是培养了一批华侨青年干部,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抗大第十分校于1942年2月成立,至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结束,历时3年多,先后办了5期,为新四军第五师和豫鄂边区培养了4000多名军政干部,被誉为坚持在豫鄂边区敌后根据地培养训练干部的“背包大学”。
抗大太岳分校于1944年10月以抗大太岳大队为基础组建,1945年10月并入“晋冀鲁豫军政大学”,历时一年多。它是为八路军第一二九师第三八六旅和太岳军区部队培养干部的一所抗大分校。
抗大太行分校于1945年春以抗大太行大队为基础组建,隶属八路军太行军区。童国贵、彭崇珠、孟擎宇、李克如担任分校领导工作。1945年秋,与太岳分校和抗大总校一部在山西省长治地区合并组建八路军晋冀鲁豫军区军事政治大学,专为第一二九师短期轮训基层干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