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柏拉图:从“哲学王”走向“法治国”
2013年07月16日10:54   来源:检察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雅典学园

  如果说柏拉图是西方法律史的先驱,或许一点也不为过。虽然在他的时代,学科的划分还不存在,柏拉图的著作不是某门学科的专著,他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政治思想、教育思想和法律思想融为一体,然而他对于法学的贡献毋庸置疑。

  见证苏格拉底之死

  一般推测,柏拉图出生的年份在前427年或前428年的5月或12月。他生于一个较为富裕的贵族家庭。据传记学家描述,柏拉图是在18岁或20岁那年“聆教”于苏格拉底的。在这一段时间里,柏拉图一度活跃于雅典的政治舞台上。柏拉图本人在临终前所写的一封信上,更详细地说明了这件事情。他说,在前404年到前403年寡头统治时期,他年纪还很轻,受革命党亲戚的影响,进入了政治生活中。让他感到惊骇的是,这些政治家不久便露出了最为不法的暴行。当他们在非法逮捕并处决一个公民而且打算没收其财产时,他对政治感到失望。当他们甚至蓄意把当时最优秀的人物、他“年长的朋友苏格拉底”当成同谋犯时,他对政治感到厌恶。最后,当他们竟然以荒谬可笑的渎神罪将苏格拉底处以极刑时,柏拉图彻底远离了政治,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在这个阶段,柏拉图写了一系列对话录。其中重要的主题之一,是苏格拉底之死。公元前399年4月的一天,由501位普通公民组成的雅典法庭以“创立新神,不信旧神”和腐蚀青年的罪名判处苏格拉底死刑。翌日,恰逢城邦举行神圣的宗教祭祀活动,暂缓处决死囚,于是,苏格拉底被投入监狱。其间,苏格拉底每天都和前来陪伴的朋友、学生探讨哲学问题,直到约一个月后从容就义。柏拉图共写了4篇对话录,来回顾苏格拉底的受审、囚禁和死亡:《游叙弗伦》描述了苏格拉底即将上法庭时,在王宫前廊与游叙弗伦的对话;《申辩篇》记录了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慷慨陈词;《克里托篇》记载了苏格拉底临死前3天就是否应该越狱的问题与朋友克里托的对话;《斐多》描述了苏格拉底最终的死亡和对于学生们最后的训导。

  根据柏拉图的描述,苏格拉底并非不知道如何避死。多数审判者只是希望他认罪,并且希望苏格拉底越狱逃走。但是,苏格拉底决意求死。他说:“在法庭上,就像在战场上一样,我和其他任何人都不应当把智慧用在设法逃避死亡上。逃避死亡并不难,真正难的是逃避罪恶。”在他看来,尽管眼下国家和法律错判了他的死刑,他也不能反叛国家和法律。因为,“人在任何处境下都一定不能作恶……即使受到恶待也一定不能作恶。”苏格拉底拒绝逃监,他宁可承受不公正,也不肯犯下不公正之罪。

(责编:杨丽娜、常雪梅)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