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文 藏文 维文 哈文 朝文
      手机官网
    
站内搜索:

主办: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承办: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党建政治

在历史与现实中理解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的历史形成及现实使命

徐 静

2013年07月11日08:14  来源:贵州日报

主持人:请结合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性贡献,谈谈对党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的理解。

嘉 宾:回溯历史,正是因为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事业才赢得了人民的支持、参与和拥戴,才能够战胜世所罕见的风险考验,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

其一,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主体扩大到工农大众。在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浪潮里,涌现和组建过无数的主义和派别,大都因为选择的是一条“精英路线”,因而在昙花一现后,均未能尽显芳华。成长于中国近代社会的一批马克思主义勇士,以一股强烈的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意识和使命,在创党初期就科学认识到了日益成长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所蕴藏着的巨大的革命力量,及时用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理论、被压迫民族革命的理论、无产阶级自由和解放等理论来武装自己,从而确立了“到群众中去,组成一个大的群众党”的有效争取群众的科学路线。通过聆听工农大众的合理诉求,用党的先进的革命理念指导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斗争,获得了工农大众的深度认同,从而将党的革命理念内化到工农大众的肺腑心脾,并促使工农大众自愿成为推动中国革命前进的坚实动力。

其二,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火种快速播撒到北国南疆。党成立之后,各地党组织通过向广大群众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政策,并在与群众相处的过程中真正做到相信群众、关心群众、一切为了群众,从而获得了民众的信任与支持,为党的发展壮大赢得了无限空间。由于革命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工农红军征战于北国南疆,依靠沿途对军队的严格纪律要求及狠抓群众路线方针的深入落实,中国共产党通达了民意获取了民心,广大群众纷纷用捐钱、捐物、积极参军等形式,支援前线,为革命提供了物质保障和精神保障,成为中国革命战争胜利的伟大力量。依靠群众的有力支持,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才得以蔓延为燎原之势。

其三,正是依靠群众路线,我们党才把革命的壁垒延展到各民族、各阶层。历史不会遗忘,在敌我力量悬殊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国共产党发动的几次“围剿”。面对国民党纠集的几倍于我军的兵力八面来袭,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实施战略转移。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党带领红军最终赢得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胜利,除去党自身的因素外,不可忽略各民族、各阶层的群众为党提供的有效保护。正是因为党的群众路线深入人心,在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及掉队的红军战士陷入生死危急的关键时刻,人民群众选择和中国共产党站在同一个阵营里,掩护、医救、护送了广大共产党员及红军战士最终回归组织,不惜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来捍卫红军战士的生命和革命胜利的希望,成为支持中国共产党与敌人开展革命斗争的牢固屏障和坚实壁垒。

综上所述,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不断战胜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始终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把群众路线看做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主持人:贵州是红色资源大省,党和红军在贵州期间如何开展群众工作,取得哪些成效?

嘉 宾:从1930年到1936年间,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第八军、第三军、中共中央机关和第一方面军(中央红军),红二、红六军团先后征战贵州,开展了波澜壮阔的革命活动。红军在贵州活动期间,克服征战中的重重困难,针对贵州多民族区域特点,做了大量的群众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向各族群众传播革命真理。红军进入贵州,使深受反动统治阶级压迫的贵州各族人民第一次见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红军走到哪里就把党的民族政策和革命真理传播到哪里,通过书写革命标语、画漫画、张贴布告、散发传单、召开群众大会、文艺演出等多种形式,宣传党的主张和民族政策,揭露敌人的罪行。

二是重视群众工作,把争取各族群众作为工作重点。进入贵州的各路红军高度重视群众工作,并根据贵州多民族地区的特点,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措施。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和红三军在创建黔东特区革命根据地活动中,“要求党用最大力量去建立苗族中的工作”,把争取少数民族群众的支持作为开辟新区的工作重点。中央红军攻占贵州黎平后,为督促各部队做好群众工作,红军总政治部发出《关于我军沿途注意与苗民关系加强纪律检查的指示》,指出“在宿营地分段检查纪律,开展斗争,立即克服一切侵犯群众,脱离群众的行为。”红军以严明的纪律和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及宗教信仰的模范行为,消除了贵州各族群众对红军的疑惧。党和红军领导人还身体力行做群众工作,毛泽东、朱德、贺龙等出席群众大会并亲自宣讲革命道理,毛泽东在剑河把毛衣送给受冻的穷人孩子,杨尚昆在镇宁上门结交布依族首领陆瑞光,达成反蒋协定,使红军顺利通过他所影响的民族地区。

三是在革命斗争中,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红军在贵州帮助各族人民建立了各级苏维埃政权,在政权建设中,实行了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地方政权人员的组成中,贫苦群众的比例占到80%以上;在党的地方组织建设中,注意大力培养吸收贫苦群众;在土地革命中,没收豪绅的财物分给各民族贫苦群众;在经济和文化建设中,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提出“经济建设是苏维埃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为了执行改善工农生活和保证革命战争物质需要的任务,动员广大群众为经济建设而斗争”。针对贵州当时有的情况,“劝告群众不吸鸦片,以健康身体,不种鸦片增加生产,号召群众起来反对强迫种烟与勒收烟税的国民党军阀。”在发展文化教育事业方面,提出:“提高苏维埃的文化教育,恢复与创造各种学校,救济失业的学生、知识分子和专门家。提高民众的政治文化水平,欢迎教师知识分子专门家参加苏维埃文化教育事业,并优待他们。”红军大力帮助各族人民建立自己的武装,壮大革命力量。组建了黔东纵队、贵州抗日救国军、苗民游击队等。中央红军根据地方军阀部队士兵中多少数民族群众和穷苦百姓的特点,发布了《关于瓦解贵州白军的指示》和《给中央军和黔军弟兄的信》,号召下层士兵反抗压迫,拖枪参加红军。

党和红军在贵州的群众工作成效是巨大的:一是通过红军在贵州多民族地区的群众工作实践,丰富了党的群众工作理论,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初步形成和进一步完善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践经验。二是红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在贵州广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通过大量的群众工作赢得了各族人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在极端危难情况下进入贵州活动的红军部队,所到之处都受到人民群众热烈欢迎、热情帮助,这是长征胜利的重要保障。三是播撒下了革命火种,使共产党是人民救星,红军是人民军队的信念深入到贵州各族人民心中,为党的地下组织发展壮大,为贵州的解放和人民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

分享到:
(责编:朱书缘、赵晶)

相关专题

中央精神

理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