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名师”与“名校”怪象
一些“名校”垄断了巨大的教育资源,正在成为“财团”,有的利用公办教育资源大搞“分校”,有的甚至还涉足房地产,逼迫得许多“弱校”举步维艰。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中学在打造“名校”和“名师”过程中,出现了系列变味的怪象,成为“应试教育”的强力推手,扰乱了正常的办学秩序,严重阻碍着素质教育的推行。
“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近年来,在异化了的教育理念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名师”趋之若鹜,生怕孩子进不了“名校”、遇不到“名师”。然而,有业内人士透露,当下不少“名师”是这样“炼成的”:
——生源定成败。一些学校设立“火箭班”,在百姓眼里凡是此类班级的老师便是“名师”。事实上,很多老师不是因“名”而教尖子班,而是因教了尖子班才“成名”。这些班级的学生成绩优秀,谁教他们谁成名。
——补课扬名声。补课越火爆的教师越容易“成名”,因在校外辅导班接触的人多,补课教师获得了广泛的自我推销的机会,加上广告叫得响,甚至平庸的教师也会在一夜之间被誉为“名师”。
——分数来助威。高考、中考成绩公布后,教育局和学校往往会张榜渲染,因一次成绩而“成名”的教师不在少数。很少有人分析成绩背后的缘由,多数人只是看表象,学生考试分数决定教师地位已成普遍现象。
“说穿了,现在想成为‘名师’很容易,要么多带尖子班,要么多办补习班,要么大肆做宣传。”呼和浩特市一位“名校”校长坦言,许多勤勤恳恳育人教书的好老师却难以“成名”,如今许多“名师”的教学“法宝”是“题海战术”,他们无论是在校内授课还是在校外补课,都要给学生布置海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反复写内容雷同的作业。
“前些年的名师都是凭着多年的教学经验,自己积累编写一套习题集,按教学进度给学生留作业。”一位校长说,如今五花八门的教辅材料层出不穷,老师们不再研究教科书,主要靠信手拈来的“题库”给学生布置海量作业,“老师很轻松,孩子遭大罪”。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育的真谛在于老师的人格感召与真知的传承。”这位校长说,最可恶的是个别“名师”上课“留一手”、课外反复补,下课留习题、课堂对答案。
目前,不少“名师”已染上“补课瘾”。有的在补习班里讲新课,有的甚至在考试前为补课生“猜题”以“提分”,逼迫更多的学生前来补课。在内蒙古的一些中心城市,校外补习班一节课收取每位学生100元至200元费用的现象并不鲜见。有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名师”一年的补课收入就“能买一套房子”。
教育专家认为,上述“名师”现象严重扰乱了教育秩序,败坏了师德形象,同时,助推了“择校热”,摧残了学生健康,加重了家长经济负担;一旦均衡生源、平行分班,这些“名师”便会大现“原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