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全盘否定改革开放前政治体制功绩是对历史的不负责
郑 言  王东旭
2013年06月27日16:38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政治体制与其他体制的关系

在现实生活中,政治与经济以及其他领域的区分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的。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文化问题与政治问题的关联性不断强增强,其解决过程也越来越离不开政治手段的积极介入。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的关系也是如此,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经济体制改革必然也涉及政治体制的不同层面,涉及到调整权力体系在社会经济体系中的角色与功能,而政治体制改革的许多方面,如调整政府的职能与权限、改革决策与政策制定体系、完善不同层级的政府间权力划分与配置等又往往与经济体制相联系。简而言之,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往往相互交叠发展,有机统一于国家的改革全局,共同构成了中国改革发展进程的宏大叙事。因此,绝对不能将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截然分开。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正是得益于各种体制改革的交相辉映。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实践表明,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一道推进的历史脚步从未停滞过。众所周知,以家庭联产承包为标志的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开启了中国的改革实践,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但这种改革并非仅仅是经济体制改革,因为经济生产方式的变迁不能不涉及到改革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政社合一的管理体制;不能不涉及到在乡镇层面的政社分开、建立乡镇人民政府和农村自治组织,以及实行基层群众自治、理顺国家基层治理结构这一类具有先决意义的政治体制的变革。从这个意义上讲,简单地将中国改革概括为经济体制改革先行是不够准确的,也并没有充分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互相促进、彼此支持的实际。

同样,重新划分各级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发挥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主体作用,政府承担统筹规划、信息引导、监督检查、提供服务等职能,并从一些竞争性领域逐渐退出,不再扮演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这一系列调整政企关系改革的意义也绝不仅仅停留在解放生产力方面。从更深远的层面看,政府逐渐减少直接管理、加强宏观调控与监管,将更多的资源与精力集中到社会服务与民生建设领域,也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事实证明,离开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相互配合,全方位、多领域的社会改革发展事业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坚持体制改革的有机统一是中国取得改革发展成就的重要经验之一,更是我们正视现实问题、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所必须的。只有在此指导下,改革进程才能避免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改革截然分开,确立全面、系统和联系地分析问题的思维,将改革措施置于社会各领域的联系、互动中予以思考和布局。当然,这并不是说要将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文化体制混同起来,更不是要将所有的改革都附加上政治色彩,我们所强调的是在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应当将政治体制与经济或其他体制联系起来,切忌在改革过程中画地为牢,绝对地区分各种体制改革,盲信单一体制改革能产生先决性、整体性的效果。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