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专家:中国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
香港城市大学客座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副教授 吴 旭
2013年06月27日16:27   来源:人民网-人民论坛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梦的碰撞: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

梦想与梦想之间会有碰撞,而梦想与现实之间更免不了冲突。

梦想与现实之间如果没有距离,那梦想也就不成其为梦想了。当“美国梦”最初被提出的时候,美国正处于经济大萧条最困难的1931年。当时,美国经济陷入大衰退之中,股市崩盘,银行倒闭,劳资矛盾频仍,社会冲突异常尖锐,而大西洋彼岸二次大战的阴影正渐渐向美国移来。正是在这一晦暗迷惘的时代背景下,吉姆·亚当斯在《美国时代》一书中,这样描画了他的“美国梦”:“这不是一个关于汽车和高速公路的梦想,这是一个关于社会秩序的构想:在这个社会里,无论男女,每个人都能够实现上天赋予他的全部内在潜能,而同时也被其他人认可这种自我价值,不因其出生环境和地位而改变。”后来,随着二战后美国在世界范围内超强地位的确立,“美国梦”的提法也逐渐被整合到美国发动的全球魅力攻势中,作为在冷战时与苏联争雄的一个“软”筹码。冷战胜利后,“美国梦”更是所向披靡,高歌猛进,成为了某种意义上的“世界梦”。

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2008年。

2008年发生了两件震动世界的大事。一件是美国爆发的次贷金融危机,一件是中国主办的北京奥运会。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历史开的一个小玩笑,北京奥运会胜利闭幕、普天同庆的8月18日,正好也是雷曼兄弟公司倒闭,从而引发世界金融市场“多米诺骨牌”效应的那一天。金融危机所带来的连锁效应,使得以花园洋房为符号标志的中产阶级“美国梦”开始瘫软变形;而太平洋彼岸,北京奥运会的焰火在全世界众目睽睽之下炫丽绽放,愈发将这种此消彼长的反差映衬出来。一时间,“北京共识”将取代“华盛顿共识”的呼声,不绝于耳;甚而至于,由中美两强共管共治世界的“G-2”模式,也被战略学者们煞有介事地提了出来。朦朦胧胧看起来,中国赶超美国似乎指日可待,而中国引领世界也几成必然。

随后的事实证明,我们可能过早地把梦想与现实混为一谈了。用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著名中国问题专家沈大伟的说法,中国在世界的存在,广度远远大于深度,还不具备调动和影响世界的国际实力,也还不能称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权,而只能算是一个“半路强权”(partial power)。换句话说,中国是世界利益的大股东,但还不是控盘的庄家。美国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付诸实施的 “亚太再平衡”战略,使得亚太的地缘政治天平“不再平衡”。美国以现任亚太盟主的身份,以软硬两手再次向盟友们证明了“美国不是万能的, 但没有美国是万万不能的”的信条。在东亚这个巨大的地缘政治“跷跷板”上,美国把自己的力量全压了上去,中国这一端开始失衡松动,平衡眼看就要被打破。于是,“中国梦”中的国际色彩,就不能不被放到桌面上来了。在首访俄罗斯的讲话中,习近平面对着中国昔日的战略盟友,承诺“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各国人民”。“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换句话说,中国梦,不仅是中国人自己做的梦,也是中国为世界打造的梦。

就在中国新领导人们畅谈梦想的时候,现实的阴霾和污浊,却正在侵蚀污染着中国最大的两座城市:北京与上海。而中国自己,也仿佛突然间意识到,中国的梦想,不能只被物质的标准所衡量;而那些最有价值的东西,未必都能够通过价格体现。如果梦想那么容易就能够实现,那么梦想的价值是否也被打上了折扣。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梦想,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梦想,而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梦想。梦想的内容或许不同,但梦想的精神却能穿越任何政治和文化的隔阂。在铸造自己梦想的时候,中国既要学会在世界面前讲述自己的梦想,也要学会承受梦想与现实之间那永远也无法弥合的空隙。但有一点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要做个好梦,你必须先要平心静气,去除杂念,酣然睡去;而要实现梦想,你必须先从梦中醒来,抖擞精神,振作前行。

(作者著有《为世界打造中国梦》一书)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
· 《人民论坛》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