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于《国史稿》第一卷的撰写经验
《国史稿》第一卷的撰写经验主要是:
第一,从史观看,一开始就立足于写共和国通史,治史的视野是开阔的。新中国的历史是全面发展的历史,应当全面地研究。“全面性的要求”成为我们研究编撰国史的根本要求。从一切必要的方面研究和反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历程,写出来的国史才会是真实的、准确的、丰满的。
第二,从理论储备看,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方法,掌握理论武器。除了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外,还要求第一卷编写者阅读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以后毛泽东的言论和文章,全面地、准确地把毛泽东在这7年的思路和活动搞清楚,再来看章节的安排和次序的安排能否把中央领导集体前7年的理论和实践如实地反映出来。理论准备充分了,后来的研究和撰写工作可以少走弯路。
第三,从理论联系实际看,老一辈领导用他们的亲身经历给年轻学者讲了许多历史背景和历史感受,有助于国史学者加深对历史以及政策的理解。当代史研究中的访谈工作和口述史研究,实际上也是一种社会调查研究。
《国史稿》从开始编纂到出版经历了20年,这20年坚守什么?一是坚守国史性质,站在社会主义的立场上,代表工人阶级利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书写大历史。在写作过程中,所有参与者不敢有丝毫懈怠,大家抱着敬畏的心情,始终抱定一个目标,为国家写史,为人民立传,写好一个“可爱的中国”。二是坚守这份职责,任何时候都矢志不渝。20年蹉跎岁月,是什么支撑着笔者坚持下来?就是对事业的一份守望,对职责的一种坚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