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苏长和:民主政治研究的误区及转向
2013年05月28日15:45   来源:光明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民主研究议程的转向

西式民主在今日的退化和衰落,应为那些仍然在摸索政治制度建设道路的发展中国家所警惕,若盲目照搬,别人今日之困境,必将成为自己明日之难题。如果民主只是有钱人的游戏,民主只是不断降低的投票率,民主越来越将德性排挤出政治生活,民主使人们越来越感觉个人微不足道无足轻重,民主越来越被认为用来合法地欺负外人,民主被认为制造对立和分裂,民主制造出越来越多“合法”的战争,这种民主绝非人类对美好政治的追求方向。

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民主研究的议程进行反思和转换,从有关西式民主的无谓争论中挣脱出来,将民主研究拉回到与政治制度建设主题更为相关的“治国理政”这个政治学古典话题上。为此,不妨更多地站在本土政治资源基础上思考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民主”这个词,在中国政治资源和语境下,其含义是极为独特的。将其拆开,至少存在三个相互递进的含义。“民为国主”、“以民为主”,此为国体之本;“为民做主”,此为执政者必须密切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只有在前两者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做主”。不是在所有国家,其执政精英都有密切联系群众并为群众服务的“为民做主”这种内生政治资源的。许多国家的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可以大谈民主、市民社会、非政府组织、选举等,但作为知识精英,缺乏“为民做主、以民为主”的情怀,严重脱离群众是较为普遍现象,由此带来政治衰落和社会动荡,就不难理解了。密切联系群众是保持民主活力的重要途径,这与自古以来中国精英的天下关怀精神有关,也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探索出的群众路线这一民主的实践特色有关。世界各国的民主,如果执政者脱离群众,置民生于不顾,这种所谓的民主不退化才怪。

“选举”这个词也是。我们对选举的研究,几乎一头扎进“一人一票”的票选研究上,简单以为选举就是搞全民投票,有了投票,许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汉语中的“选举”一词,比“election”要更丰富,拆开来是“选”和“举”。中国在治国理政用人决策上讲“选”也讲“举”,尤其是“举”。这是选举制度的精髓。世界上搞得好的国家没有一个只是靠票选的,世界上处于混乱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教条地只靠票选的。其实,研究西方政治的人应该很清楚,美国欧洲政治中也有很多“举”,不单是靠“票选”来管理国家的。我们光看美国热闹的“票选”,而不深入研究其背后的“举”,那只会将美国政治简单化。简单地去学人家的“票选”,只会误导自己的政治发展道路。

总之,本土好的民主政治资源还有很多。在民主政治的代际发展上,不同民族会扮演着思想接力的作用。笔者时常看到国内有关民主、宪政、自由、公民社会的报告,听来看去,大多还是如20世纪80年代那样,如丸之走盘,没有从西方术语中走出来。无数学者的智力和心力被用在研究西式民主如何应用于中国上,而不是用力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实践中去提取提炼理论,再指导自己的民主政治实践,实为学术之伤悲。今日中国学者生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关键时期,对这一征程背后之道路和制度力量置之一边而不予以“理”,外人和后人当如何看我们呢?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

(责编:万鹏、朱书缘)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