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陈秋淮:把握产业规律  打开演艺市场
2013年04月23日08:30   来源:前线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曾几何时,外国人来北京旅游除去登长城、吃烤鸭、听京戏,又多了一个去处,到红剧场看《功夫传奇》的演出。

  红剧场坐落在天坛东侧,是由原来的崇文区工人文化宫改建而成,这里常年驻场演出大型旅游演艺剧目《功夫传奇》,票价从180元到680元分为四档。由于固定在下午、晚上演出两场,每到午后这里便车水马龙,观众一拨未走,另一拨已在等候。观众97%是国外旅游团,每年人数可达近40万,这样的情景已延续了8年之久!在剧团集聚、剧场林立的京城,像这样全年365天都有演出的剧场是屈指可数。不仅如此,该剧还走遍欧美主要剧场,在美国旅游胜地布兰森市亦拥有自己的剧院——白宫剧院,其常年演出成为各国游客的“必看节目”。

  《功夫传奇》只是简单演绎一个中国的小和尚历经磨难,成长为一代高僧的励志故事,何以具有如此之大的市场魅力?天创国际演艺制作交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曹晓宁和他的团队,又是如何走过10年创业的不凡之路?
 

打造民族元素国际表达的精品剧目
 

2002年曹晓宁45 岁,在美国工作6年后回国创业。在美期间,他切身体会到国外演出市场的繁荣,决心回国后打造一个能被国际市场所接受、能卖得上好价钱的中国品牌剧目。

  2003年,有个外国人找到曹晓宁,问他能不能在40 天内拿出一部功夫剧目,如果能,当场就可签演出合同。他立刻去少林寺创排了一台《少林魂》,其中不仅有中国功夫还加进了杂技表演。但剧目上演后才发现,该剧的致命伤是只有表演而没有故事情节。受到英国舞台剧《轮回》的启发,他立即安排重写剧本,要将主题打造成一个自我发现的故事,并加入符合大众审美需求的英雄成长历程。先有剧本,再进行舞台和剧场改造,加上舞美、灯光设计、原创音乐、演员训练……终于,《功夫传奇》创造出瑰丽的舞台奇观。2004 年7月,这部融合了中国功夫、舞蹈、戏剧等多种艺术元素的大型“动作剧”, 正式在北京红剧场诞生,自此常演不衰。

  有人说,好剧本是改出来的,《功夫传奇》就已修改了33 次。最初的版本里有禅宗、地狱的情节,观众不太理解,有人觉得打钢板的情节血腥,就都删掉了。面对外国观众多次“文化误读”, 曹晓宁请来美国百老汇的专家,对剧目进行两次修改,在人物塑造上增加了从心理脆弱变为坚强的过程,还用英文重写了台词,如“我们强壮身体、练中国功夫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等等,这样的国际表述,中国人觉得太直白,外国人却看得明白。就这样边演边改,不断适应观众的需求。甚至在北京的演出也有两个版本:下午是针对东南亚和俄罗斯游客演出65 分钟无语言版;晚上针对西方游客演的是70 分钟英文版。

  “民族元素,国际表达。”这是他们的创作体会。
 

看准北京旅游市场的巨大发展潜力
 

《功夫传奇》研发出来后,如何列入境内外旅行社的行程,保证其长期生存?在国外,游客看演出已经是习惯,中国的旅游演出市场还是方兴未艾,曹晓宁和他的团队看到了北京旅游市场巨大的发展潜力。当时,北京市以旅游观众为主、节目相对固定的旅游演出场所只有十多家,包括朝阳剧场、虎坊桥工人文化宫等。驻场演出的艺术团体更少,外地游客只是比较熟悉老舍茶馆、大观园戏楼等几家剧场。

  为做好《功夫传奇》演出经营,天创国际公司投资组建了经营管理演出实体——北京天创寰宇功夫剧院有限公司。他们瞄准国外游客市场,不断请些境外人士组团来看演出。慢慢地,有些旅行社开始发来小批量游客,观众对剧目印象好、口碑相传,公司对旅行社辅之让利政策,《功夫传奇》很快就进入一些旅行社的行程。加之投资方港中旅鼎力相助,使得旅游演出愈办愈红火。

  据统计,红剧场每年接待量占来京海外游客10% 以上,在境外游客对北京旅游演出剧场品牌认知度中名列前茅。《功夫传奇》已经成为中国演出产业的著名品牌,成为北京市旅游的一张文化名片。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前线》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