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经济社会

问对

“新四化”同步是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俊

人民网记者 张怡恬

2013年04月21日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相关阅读:

有感而发:“新四化”同步方能全面建成小康

“新四化”同步 专家互动:

 

编者的话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这是一个重大战略思想和重大战略部署。促进“新四化”同步发展,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也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引导作用,特别是把政策和体制机制调整到位。“新四化”同步要解决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是什么?政策和体制机制调整的着力点在哪里?本期“观察”聚焦“新四化”同步中政府应该如何作为。

记者:如何理解“新四化”同步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意义?

韩俊:“新四化”同步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大思路。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前提,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信息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新的时代条件要求我们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和增进人民福祉的必由之路,工业化是城镇化的支撑,必须使产业发展、就业吸纳和人口集聚相统一,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农业现代化是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我们不能在农业衰退、农村凋敝、农民贫困的情况下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而必须走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之路,加快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新四化”同步是党的十八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符合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符合我国基本国情。推动“新四化”同步,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基本途径。

记者:实现“新四化”同步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该如何解决?

韩俊:一个突出问题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总体上还处于国际分工和产业链的中低端,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的集成应用水平不高,企业创新能力不强,这严重制约了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必须推动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和全面覆盖,加快促进制造模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变,带动产业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一个突出矛盾是城镇化相对滞后、质量不高。我国城镇化水平不仅大大低于高收入国家平均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城镇化质量问题更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大量农业转移人口不能平等享有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城镇建设对“土地财政”依赖过大;城镇空间分布与资源承载能力不匹配,不同规模和层级城镇发展不协调;城镇水资源短缺和空气污染等问题突出,资源和环境压力加大;城镇房价上涨过快,成为提高城镇化水平的一大障碍。1990年到2012年,我国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由20%多上升到52.57%,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60%左右,峰值将在70%—75%之间。今后20年间,我国将新增城镇人口3亿人左右。如此大规模的人口城镇化,在人类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应当明确,推进城镇化,核心是推进人的城镇化,关键是提高城镇化质量。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应以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为核心,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科学规划城镇空间布局,既避免农业转移人口在大城市过度集聚,也防止小城镇遍地开花、盲目扩张。

“新四化”同步面临的最突出矛盾是农业现代化滞后。当前,农业现代化仍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短板,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已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制约因素。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推动“新四化”同步,应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加快克服农业基础薄弱这一瓶颈制约,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滞后、城乡发展不协调这一突出问题,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这一深层矛盾,努力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下一页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