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新闻>>理论>>经济社会

“新四化”同步专家互动

2013年04月21日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社会反响热烈。人们普遍认为,“新四化”同步是破解发展难题的一把钥匙,使未来中国的发展充满希望。但部分读者和网友也有一些忧虑,提出了一些问题。针对读者和网友的疑问,本期“互动”栏目约请两位专家笔谈,希望在观点碰撞与交流中深化认识。

——编者

用考评体系防止行为跑偏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 胡敏

“新四化”同步的重点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提高城镇化质量、克服过去城镇化中存在的弊端,关键是建立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防止不顾实际、不尊重发展规律,一味重视数量指标而忽视城镇化本质和质量的跑偏行为。 

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应符合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创新发展的原则。在宏观层面和结构调整的战略高度上,考核指标应体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要求,设计诸如区域产业集中度和产业支撑率、单位土地面积产业贡献率、城镇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劳动生产率等综合指标。在微观层面和政策制定上,则应体现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区域发展总体布局要求,突出规划和政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地区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和发展的普惠性,指标体系应包括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的成效等内容。比如,可以引入健康城镇化指标体系,制定城镇舒适指数、城镇人口保障房供给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率、城乡人口社会保障覆盖率、城乡恩格尔系数差距缩减率等指标。

指标考核的落脚点应是“人的城镇化”,并通过考核的激励作用,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在扩大国内需求、释放改革红利、改变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潜能。

为进城农民建立多重保障

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副巡视员 宋葛龙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一方面,要让近2.5亿已走进城镇的农民工真正融入城镇;另一方面,据专家预测,我国城镇化达到成熟阶段,约有20年的路要走,还有约3亿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这就要求通过有步骤、可持续的制度设计,积极稳妥推进户籍、土地、公共服务等体制改革,让农业转移人口能够进得来、留得下,就业放心、居住安心。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需要综合考虑产业发展水平、城镇承载能力、改革成本分摊、转户农民原有权益处置等因素,区分不同类型地区特别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的不同情况,形成一揽子有差别、有步骤、可持续的制度设计。户籍制度改革的关键在于使进城农民在就业、养老、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为此,需要为进城农民建立多重保障:纳入城镇就业服务体系,分类开展就业培训,给予创业支持;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确保住有所居;在养老、医疗方面,比照城镇职工和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在教育方面,进城农民子女可就近入学,与城镇孩子同等接受各阶段教育。

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同时,还要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让留在农村的农民过上和城里人大体相当的生活。实现这样的目标,除了要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还要加快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土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市场。

推进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都要靠深化改革、创新制度来保障。其中的一项基础性改革是土地制度改革。从总体上看,城镇化有利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规模经营。应按照“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城乡平等的要素交换关系”的目标和原则,继续在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改革征地制度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对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要求、作出了部署,应抓紧贯彻落实。

山东读者国良来信:

现在基层干部都是围绕考核的“指挥棒”在转,考核什么抓什么。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考核目标和体系,很难保证“新四化”同步发展不会流于口号。

网友李迅雷发表博文:

如果新一轮城镇化又演变成行政规划下的造城运动,则所谓“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又将遥遥无期了。即便中央的初衷是增加社会福利、缩小城乡差距,但到了基层,往往在“授人以渔”的旗号下,演变成与民无关的投资活动。

一些网友担心:

城镇化后农民进了城怎么生活,会不会沦为城市贫民?

(责编:万鹏、赵晶)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

微信“扫一扫”添加“学习微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