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张强:关注弱势群体救助 做好自我防护再救人
2013年04月20日19:03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今日下午,张强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 人民网记者 房爽摄
 
 
人民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万鹏)今日上午8时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下午16时,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张强做客人民网,以“四川雅安地震应急救援” 为主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张强指出,回顾汶川当时的灾害经验来看,自救、互救比公救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我们特别要提醒群众意识到自我救助、互相救助,特别是社区建设往往对应对巨灾、地震等一系列灾害是最重要的救助手段。

自我救助的开展应分为三个主要层面

第一个层面,政府要提供一些系统性的全面教育产品的覆盖。这可能是一个国家的行为,即便我们谈群众的自我救助,也需要一定程度上集全国之力,集全国的科技、各个方面专家对灾害的解读,当然这是需要有一些科学的基础。这可能需要以政府为主导和社会的参与,才能够提供全国基本性的救援救助的框架。

第二个层面,我们要提醒社区层面发挥作用。从社区层面来讲,汶川经验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体会:我国地区的地情很重要,比如说我们看到了很多地方,它的地形差异、自然状况的差异和经济状况的差异很大,由此带来灾害的冲击和影响是非常大的。在这种状况下,我们要特别看重以社区为基础的、为平台的灾害应对教育与行动实践平台的形成。这在目前中国新型城镇化的道路上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我们很多社区是新建的,并且来自不同的地方,社区平台建设应是应急管理体系中很重要的一点。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发挥作用不仅仅靠政府,也需要社区组织凝结老百姓的积极性。

第三个层面,这也是现在比较难的一个层面,就是怎样让家庭、怎样让个体在自我救助中学习知识。全球经验告诉我们,通常人们在安居乐业的时候会忘记灾难灾害带来的冲击,容易把一些时间、精力和资源投入到其他关注的地方。在自我救助上,我们要提醒家庭,要做好家庭的应急知识的学习、应急包的准备。做好自我救助,简单看起来是一个能力问题,比如说我们如何防火、怎样从高楼逃生,怎样认识到在家里储备什么样的物资,怎样掌握信息,这可以在社区层面获取这些信息。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四川省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