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理论 >>
于沛:唯物史观 坚定理想信念的基石
于沛
2013年04月11日08:5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字号 】 打印 社区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分享到QQ空间 分享


  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人类社会是在社会矛盾运动中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次更迭,可以理解成一个自然历史过程。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资本主义社会必然为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人类终将走向共产主义。这是人类历史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和谐、最美好、最高级的社会形态。

  共产主义理想与其他抽象理想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空想,而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基础之上的,符合人类历史发展客观规律,具有历史的、客观的必然性。以往一切剥削阶级的社会理想都只代表了少数人的利益,而共产主义理想代表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长远利益和共同利益。实现共产主义,标志着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彻底解放,个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在共产主义社会,阶级对立和“三大差别”最终消失,全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人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正是共产主义这一崇高的理想,激励着千千万万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中国共产党自成立那一天起,就明确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富裕,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只有几十个人,现在成长为拥有8200多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转变,重回世界舞台的中心,如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支撑这一伟业的,首先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力量。在革命斗争中,无数先烈为共产主义理想流尽最后一滴血。1928年3月,革命烈士夏明翰为了崇高的理想,从容赴死。他临刑前写下了《就义诗》: “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为了 “只要主义真”,多少人矢志不渝、舍生取义。从1921年到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万人。

  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理论形态,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人信仰的社会形态,是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是共产主义。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矢志不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今天,把践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统一起来,就是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不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增强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首先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崇高理想的坚定信念上。只有这样,才能自觉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永远保持清醒头脑,在任何情况下理想信念都不动摇,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史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

(责编:万鹏、赵晶)

相关专题
· 本版头条
· 于沛专栏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焦点新闻
48小时排行榜 48小时评论榜